渭河岸边摆渡人 坚守渡口不孤独

2021-10-13 11:04
编辑: 杨喜龙
来源: 陕西日报

       尹参军送村民过河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村落如此,渡口亦如此。在兴平市汤坊镇龙兴村,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渡口,历史上这里熙熙攘攘,如今已是冷冷清清。然而,有一位叫尹参军的摆渡人仍旧坚守在这里,一个人撑起一条船,守着一个渡口,为乡邻搭起“一座移动的桥”。

       兴衰变迁,独留一人坚守

       坚守,一个略带寂寞与苍凉的词语。在渭河兴平龙兴渡口,64岁的摆渡人尹参军已经在此坚守了39载。白天,他运送过河的人,夕阳西下,他便系好船,夜宿于河岸边的一间陋室。“这里环境简陋,心却安宁。”尹参军说。

       记者来到渭河边的龙兴渡口,视野随着河面变得宽阔起来。尽管这个渡口如今很不起眼,但历史上也曾繁华一时。

       初期,龙兴渡口渭河南岸各村归兴平县(现兴平市)管辖,每年运送公购粮的车和牲畜都要通过龙兴渡口来回摆渡。据史料记载,龙兴渡口有大船3条,小船4条,艄公20余人,岸边各种小吃丰富,车水马龙,繁华可见一斑。

       尹参军自小在渭河边长大,河滩的一草一木承载了他整个童年。“渭河南岸水草丰茂,我经常和小伙伴过河去割牛草。坐在渡船上看大人摆弄撑竿,渡船就听话地按照指令行驶,我心中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尹参军说,那是他对渡口最早的记忆。在潜移默化之下,他也学会了撑船,船上人手紧缺时,他还会上去帮忙。

       1982年,龙兴渡口船队摆渡人新老更替,尹参军的机会来了。年轻的尹参军身强力壮被选中,和他一同上岗的还有3名年轻人。那时候撑船是个“体面活”,人人争着去,比种地轻松,挣的工分还多。不曾想到,他们这一拨人乘上了摆渡人的“末班车”。

       时代变迁之下,留给龙兴渡口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发展谋生,农村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龙兴渡口东西各架起一座跨渭河大桥,大桥与现代交通路网衔接,是交通主干道,龙兴渡口的作用日渐衰微。

       随着客源的减少,渡口被迫收缩规模,船只数量削减至一条,与尹参军一同入职的伙伴也纷纷离开渡船开启新的事业,留下他一人坚守。家里人心疼他,不想让他再在渭河边风吹日晒,但他仍坚持了下来。

       “在这儿撑船,人自由不受束缚,心情也舒畅。”言语间,尹参军憨憨一笑,却又透露出一份坚定。话虽如此,但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出,他是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舍不得陪伴他39年的“老伙计”。

       渭河兴平龙兴渡口,尹参军载着村民过河。

       服务乡邻,坚守渡口不孤独

       “这不仅是一条船,更是一条乡亲们的‘过河路’。”时代的洪流之下,面对生活压力与外面世界的诱惑,尹参军也曾犹豫过,但一想到自己一旦离开,这个有百年历史、连接渭河两岸的渡口就将消亡,乡邻们从此也少了一条便捷的通道,便一次次打消了上岸工作的念头。

       事实上,尽管龙兴渡口的繁华不再,但每天仍有不少村民坐渡船往返两岸。目前,龙兴村仍有1000余亩土地在渭河南岸,这还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生产路。

       “坐老尹的船有十几年了,渡船过河比绕行大桥能少走40多公里,不仅节约时间,还把油费省下了。”渭河南岸西安市周至县的尹树明是尹参军的常客,他常常骑着一辆电动车去河对面收菜。

       无论寒冬酷暑,尹参军的船总会静候着每一个往返渭河两岸的人。烈日下,他手牵滚烫的钢缆,伫立守望,随时准备着起船摆渡,让乘船人安全过河。即使在除夕,他也会坚守在渡口。“那个时候,我就只想着,要让所有人都能回家,热热闹闹、平平安安地过年!”尹参军说。

       渡船即将靠岸,尹参军固定绳索。

       随着一阵马达轰鸣,两辆摩托车从远处驶来,尹参军知道这是要过河的客人,他放下渡船上的木板,便于摩托车驶上船。记者在谈话间得知,这两名客人在附近建筑工地工作,每天傍晚要从渭河北岸的建筑工地坐船回到南岸去,从渡口走能省一半的时间。

       一条钢缆跨过河面固定在两岸,钢缆上有滑索与船头连接,人站在船上,用力斜拉滑索上的纤绳即可带动渡船。

       乡亲们认准了尹参军,尹参军也琢磨改进设备给乡亲们更好的安全保障。由于以前使用的船已经出现老化,为确保每一位乘船群众的安全,尹参军用手头的2万元购置了一条新船,在船上配备了几件崭新的救生衣。在新船上,老村主任写上了“龙兴古渡”4个红色的大字。

       尹参军已摆渡了30多个春夏秋冬,忍受严寒酷暑,起早贪黑接送了数不清的人。尹参军对人热情,无论谁坐船,他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赶紧将人家送到河对岸,有时候甚至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再把人送回来。

       渭河浩浩荡荡向东流去,也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天堑,将渭河两岸分割。人是需要交往交流的,渭河南岸的人需要去北岸,北岸的商品货物也需要运到南岸,龙兴渡口在渭河两岸的交流互通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尹参军紧紧抓住钢缆,凭借丰富的经验掌控着渡船的速度与方向。

       生态好转,渭河岁岁安澜

       如今,行走在渭河两岸,生机勃勃的绿色填满视野,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水鸟的叫声随着风声进入耳中。经过数十载治理与保护,人们所企盼的岁岁安澜正在渭河上演。

       摆渡39载,尹参军见证了渭河生态的变化。“在以前,摆渡人没有敢穿白衣服的,一旦沾上渭河泥水,就洗不干净,再洗都没有用。”尹参军说,那时,几百米外都能闻到渭河水的刺鼻臭味,河里的鱼也生存不下来。

       现在,渭河中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有时还会碰到尹参军摆渡的撑竿。“现在河好了,水清了,河里能存下鱼。”尹参军说, 过去渭河上游建有造纸厂等工厂,工业污水排放没有节制,污染了水体。

       “过去上游没有水库,每到丰水期,‘齐头水’流下来,水声能听十里路,那时候撑船非常困难,船在大水中忽上忽下。”尹参军说,39载,河水像是被驯服一样,日益温顺,尤其在汛期改观巨大,已经连续多年平稳度汛。

       渡船依靠人力驱动,尹参军凭一己之力撑船过河。

       对摆渡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船好撑了。尹参军说,以前涨水时撑船至少需要3个成年人,两脚站定,决不能乱动,稍有不慎,船就会上下翻腾难以控制。如今撑船的只有他一个人,平缓的河面似乎和他达成了某种默契,愿意配合。

       对于自然,人类不能总想着去征服,只能心怀敬畏,与自然和谐相处。渭河是关中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在一次又一次的洪水泛滥中,人们终于懂得该如何与其相处,该如何好好爱护和保护她。

       近年来,兴平市组织多次大规模治渭行动,对渭河沿岸堤防进行加固,成立了兴平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在堤防两侧的护堤地进行植树造林,对堤顶绿化带及时补栽树木,大大改善了渭河兴平段的水生态环境。

       这一切变化,渭河两岸的群众有深切感受。据汤坊镇龙兴村一位村干部介绍,以前村民对河滩地不愿意投入精力耕耘,因为“喜怒不定”的河水随时会让他们的投入“打水漂”。但近些年,渭河水稳定了,村民在河滩地种起了经济作物,老尹的渡船也忙活起来。

       如今,渭河的生态越来越好,尹参军更舍不得离开这里。他说,或许渡口以后会被淘汰,但只要渡口留存一天,他就会继续坚守在这里。(记者 刘坤文/图)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4112795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