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印发“十四五”营商环境发展规划

2021-11-01 09:42
编辑: 张思思
来源: 西安日报

 

  记者近日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十四五”营商环境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着力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西安品牌,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

  十三五期间

  西安市获评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获评2020年度营商环境创新创优标杆城市

  ■开办企业

  由14.1天缩短至1个工作日内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

  由188项精简至47项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

  由388天减少至62.5天

  ■全国首个“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

  实现业务办理“365×24全天候服务”

  ■政务服务App“i西安”上线

  385项服务事项“掌上办”

  在全国率先建成 “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

  “十三五”期间,我市聚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获评“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并获评“2020年度营商环境创新创优标杆城市”。

  开办企业平均办理时间由14.1天到全面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由188项精简至47项,审批时间由平均388天减少至平均62.5天。

  在全国率先建成“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实现相关业务办理“365×24全天候服务”。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划转事项3174个。在所有区县、开发区设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全覆盖和行政审批统一集中办理。建成西安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已有800余家中介服务机构注册上线。

  持续推进“五大专项行动”,实现权责事项标准化。“一网通办”平台持续优化,政府数字化转型“133N”体系搭建完成,建成全市“一网通办”总门户。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强化,政务服务App“i西安”成功上线,385项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

  泾河新城政务服务中心通过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为辖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政务服务。图为工作人员帮群众填写资料、录入信息。  (记者 于忠虎 吕聪 摄 资料图片)

  2022年底

  ■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

  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

  ■项目建设领域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90%以上事项“一网通办”

  ■全面实现

  开办企业“3个小时内”全流程办结,简易注销1天完成

  水电气暖及信贷融资等服务获得显著改善

  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

  各类审批效率 进一步提升

  《规划》提出建设目标:到2022年底,西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取得突出成效,各类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项目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指标到2022年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市、区(县)两级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面实现企业开办“3个小时内”全流程办结、简易注销1天完成,水电气暖及信贷融资等服务获得显著改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市场环境更加开放公平,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利,主体保护更加充分有效,监管执法能力显著提升,法治保障更加健全有力。

  到2025年,西安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纾解,重点领域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建成“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营商环境体系,共建共治共享营商环境的动力活力全面迸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全面提升,支撑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效果更加凸显,支撑西安经济社会实现“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有效。

  泾河新城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90分钟即可完成企业开办业务,受到企业称赞。图为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记者 于忠虎 吕聪 摄 资料图片)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西安品牌。

  ——审批事项最少。

  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在事权范围内推动“极简审批、极速办理”。 着力推进“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不见面”招投标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推行电子保函应用,提高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比例,电子保函占比达到80%以上。

  进一步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和条件,全面推广并联审批模式,对具备条件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联合测绘和联合踏勘。全面深化“标准地+承诺制”土地出让方式改革。

  ——收费标准最低。

  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严格落实目录清单管理和社会公开制度。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甄别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充分适用优惠政策。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重点优质企业在境内外股票交易所上市,支持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和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发展,广泛引入创投资本和私募股权,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

  ——办事效率最高。

  优化完善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功能,开发应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智能辅助审批系统。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应用。优化水电气暖接入,实行综窗受理、并联审批、“一网通办”,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告知承诺制。

  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推广房屋交易、税收、登记发证一窗受理模式,推动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等过(立)户联动办理,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一窗受理、系统并联”全覆盖,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上办理。全面推广税企交流“掌上通”平台,实现纳税服务精准化、智能化、集成化。扩容升级西安税务便民办税“一线通”热线。建立小微企业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服务水平最优。

  开展全环节、全链条无人工干预的智能化审批服务,推动高频政务事项“智能秒批”。大力推行“一站式、一窗式”“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高频事项全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实现更多事项跨区通办、同城通办、跨省通办。实现各项惠企政策“不来即享”。提升城市社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品质,实现全市所有镇(街)、社区便民服务站点达标提质。

  实施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智慧执法、智慧市政、智慧交通等工程,建成西安市新型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进综合交通服务和管理、智能出行、应急指挥、数字公路综合信息服务、智慧公交、智慧停车等智慧交通集成应用。

繁华的高新区商圈。  (资料图片)

  对标国际 创新突破

  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积极先行先试,对标国际,创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加快推进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机制。按照不同主体信用状况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将信用信息应用嵌入各项监管业务流程。探索建立并动态调整治理为官不为负面清单和容错纠错正负面清单、公职人员与民营企业不当交往负面清单、不廉洁企业及负责人“黑名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建立营商环境满意度监测评价体系。

  ——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探索建立司法部门、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联合协作的中小投资者综合保护机制,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建立完善“基本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禁止超标的、超范围查封、冻结和扣押涉案财物,鼓励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查封、扣押,最大限度减少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围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优化执法机构、职责和队伍,减少执法层级,推进执法流程标准化,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四新”经济领域监管制度体系,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特点,分类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建立容错机制,探索实行“包容期”管理。积极试点建设涵盖在线评估案件诉讼风险、在线立案、在线跨域立案、在线提交证据材料、在线提出执行申请的审判全流程在线办理案件系统,实现跨域立案、线上立案,线上立案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加快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和随附单证,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进一步降低港口相关收费标准、规范口岸经营企业服务收费。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在自贸试验区使用范围,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对每年新退出负面清单的行业,在相关部门制定行业准入管理制度6个月内,根据部门职能和监管权限制定准入实施细则和保障制度。全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市场化、可持续发展,使西安港发展成为我市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贯通亚欧的开放高地、战略枢纽、集散中心。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创新示范先行区政策优势,着力构建跨境电商空中丝路,建设以西安为中心,辐射西北、面向西南的跨境电商分拨集散中心,打造具有临空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

  首席记者 张端采写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511280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