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辞职回乡种木耳

2021-11-23 09:29
编辑: 汪艳
来源: 陕西日报

  陈兴涛(右)帮农户查看木耳生长情况。 记者 马腾摄

  一个大学教师,放弃城里的生活,一个劲儿地往偏远山沟里钻,究竟是为了啥?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陈兴涛。11月5日,记者见到陈兴涛时,他正在地里的菌袋包中间来回穿梭,细数着如同黑蝴蝶一样的黑木耳。陈兴涛说,每次看到这些“黑蝴蝶”,他的思绪就跟着起舞,因为这是他带领乡亲们致富的“秘密武器”。

  陈兴涛的家乡在商洛市山阳县户家塬镇关上村,距离县城40公里。这里山大沟深,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后,陈兴涛在西京学院任教。虽然日子过得比较滋润,但他始终有一块“心病”——父母由于不习惯城市生活,不愿意跟他在省城一起住。每次回老家,看到父母日渐衰老的身体和养猪辛苦的样子,陈兴涛心里就不是滋味。

  2016年11月,陈兴涛和多年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的博士生堂弟到杨凌参加农高会时,对种植木耳和香菇产生了兴趣,兄弟俩一拍即合。2017年,这个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又跑回故土,想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和农业技术,在家乡发展食用菌产业,同时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这一举动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陈兴涛筹资500万元。随后,他在关上村租了15亩地,建起了第一个袋料地栽木耳生产基地。

  通往成功的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菌袋出耳概率只有百分之十,质量还不达标。“我们最初的实验选用的是东北袋料木耳,由于环境、气候差异,很难培育出需要的菌种,失败率极高。”陈兴涛说。

  有技术没经验,怎么办?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和向有关专家虚心求教,陈兴涛渐渐掌握了地栽木耳的种植技术。后来,新栽种的木耳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他先后聘请了3位农学博士、2位东北食用菌专家和14名大学毕业生,组成了包括农学、食品学、环境学、管理学、市场分析及营销等领域在内的高学历人才团队,组建了具有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功能的食用菌研发公司——陕西泉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在此基础上,公司发挥人才团队作用,深入开展“新农民大课堂”活动,力争把人才团队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根植在“新农人”心灵深处,撒播在田间地头。通过教育培训和示范引领,该公司带动周边发展地栽木耳150余亩,其人才团队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山沟沟里的专家服务团”。户家塬镇副镇长石朝清说:“知识分子回家了就是不一样,陈兴涛他们为群众致富帮了大忙。”

  11月5日下午,户家塬镇金河小区的罗泽喜坐在地头,扳着指头算账。两筐木耳“蹲”在一旁,等罗泽喜算完账后,它们就要被送到批发市场上卖掉。

  罗泽喜种植了80余架木栽木耳。“照眼下的行情,今年的木耳至少能挣5万元。”他说,“我想把这个喜讯赶紧告诉陈兴涛,好让他和我一起高兴。”2017年以来,在陈兴涛的帮扶下,罗泽喜从村里最穷的人,一步一步摆脱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在陈兴涛的带动下,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陈兴涛说:“最开始种植食用菌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后来发现有更多老乡需要我,我才从个人的小家情思中走了出来。”

  如今,陈兴涛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忙得不可开交。当有人问他有没有后悔辞去大学教师这一工作时,他总是这样回答:“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眼下,他打算将食用菌产业项目推广到邻近镇乃至全县。“我们计划延长产业链,让农业和工业相结合,将废弃物处理成活性炭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带动更多人富起来。”陈兴涛说。(记者 马腾 实习生 赵玉洁)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61128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