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冬春季高发传染病,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警惕“感冒症状”的非感冒

2021-12-01 09:39
编辑: 王智超
来源: 西安日报

  随着天气转冷,流感、出血热等传染病也逐渐进入高发季节。当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日前,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除日常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外,还应做好冬春季高发传染病防范。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重点人群需按时接种疫苗

  流感多发季节,注意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专家表示,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均易发于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普通感冒的病原可以是病毒,更常见的则是细菌,所以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见于冬春季节,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则是各自危害不同。普通感冒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流感则会导致很多严重并发症如肺炎等,从而增加了死亡率。

  冬季如何正确预防流感?专家提醒:防寒保暖很重要,冬季天气变化无常,所以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及时添加衣服和被褥等,避免因着凉而降低免疫力;其次,注意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供应。日常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活动;每天可进行一些活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清新。每天定时通风换气。

  在流感流行期间,要尽量减少或不参加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若家中已有流感病人,要采取防护性措施,与病人密切接触时应戴口罩。提醒广大市民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幼儿、学生、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出血热进入高发期

  这些“感冒症状”要当心

  出血热是北方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每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份为高发期。今年入冬以来,我市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

  什么是出血热?专家介绍,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病死率很高,被老鼠咬到或食用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接触到带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都有可能传染上出血热。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的农民,或从事农业产业、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早期出血热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由于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并处理,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提醒市民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即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务必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有效预防和治疗,防鼠灭鼠是主导措施。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在水边、草地等老鼠易出没的地方活动,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村周围、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在杂草丛生或者有秸秆堆放的地方活动,有可能存在鼠尿鼠粪,建议戴上口罩,以防气溶胶污染。

  专家强调,接种疫苗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高发病区的16-60岁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到本地区疫苗接种点进行全程、规范接种疫苗,保护个人身体健康。到流行区进行野外探险、旅游、耕种等活动,或在较长期野外户外工作任务前可接种出血热疫苗,防止被感染。(记者 王江黎)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1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