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国之重器屡解“卡脖子”难题 咸阳这家民企“钛”厉害

2021-12-03 11:26
编辑: 杨喜龙
来源: 咸阳日报

       从一家房地产企业转战航材高科技领域,14年时间,位于咸阳高新区的陕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 ,一跃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钛行业前列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业内专家纷纷为其解决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点赞:这家民企太厉害!

       钛合金材料堪称航空航天器中的“精粮和钙片”。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急需的TC4领域,产品一直严重依赖进口。2007年,天成航材从零起步,几年下来,过亿资金打了水漂,企业负债累累,成果遥遥无期。“这是深度理解钛的过程,这个学费值得掏!”随着车伟海外学成归来担任总经理,天成航材以全新的国际视野,紧 抓引进人才的“牛鼻子”,联合德国、美国、乌克兰、奥地利等国际一流公司院所及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师 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团队,一举攻克36个主要设备和66种核心工艺难关,投资 12.8亿元,启动了1万吨航空用钛合金项目。自主研发、设计出了我国首条航空级钛合金棒线材生产线,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中国航空业近半个世纪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的“进口替代” ,并成为全球第三家、国内第一家拥有此项制备技术的公司。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同一时代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寿命差距最高可达数千小时,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材料。天成航材从材料基因学出发,对材料晶界取向、加载方向等影响疲劳、蠕变的因素进行模拟计算,探索出了发动机叶片用钛合金的核心工艺,贯通世界最大的特种金属棒材生产线,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根直径 25mm的超细晶叶片用TC11钛棒,从材料端全方位满足了未来航空发动机大推力、远航程、久航时的迫切需 求。

       这家亩投资强度超500万、亩税收24万,已取得百余项专利和成果的民营企业,始终以创新为动力、人才为支撑,瞄准焦点、难点问题,产学研一体推进,针对航空航天关键应用需求,在材料端不断创新突破,短短 几年,实现了中国钛产业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大跨越。

       中科院院士曹春晓认为:“天成航材‘以轧代锻、锻轧结合’的生产工艺,为飞机结构件和发动机盘、轴 件制造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是对钛合金制备的革命性创新。” (据《咸阳日报》记者 阎晋 张蓉 通讯员 杨锋)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41128127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