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感受疫情下研究生考试考场内外“三种颜色”

2021-12-26 10:55
编辑: 张思思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12月26日电(邹竞一)12月25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始。对于正在经历疫情考验的西安,这场考试更多了不一样的意义。研考首日,记者跟随考生来到考点,感受到考场内外“三种颜色”的别样意蕴。

  雪花白:加油,放轻松,只是一场考试

  凌晨5时的西安寂静无声。此时,刘佳烜已经起床,拿出那本被勾画得密密麻麻的资料,开始考前最后的复习。

  酒店窗外,天色漆黑,不知何时飘出片片鹅毛雪花,在昏黄的路灯下纷飞,似乎将时间定格。“哇,下雪啦!”她在心里感叹,考研、下雪,赶在同一天,还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刘佳烜是今年在西安参加研考的陕西考生,报考了西安一所重点大学的英语口译专业。去年考研失利的她选择了“二战”,今年她更加忐忑和紧张。除了“二战”的心理负担,疫情更让考生压力倍增。

  21日晚,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对7类受疫情影响的考生分别做出相应安排,通过代设考点、借考、送考上门等方式,实现“应考尽考”。23日晚,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现封闭式管理,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6时45分,路灯和雪色映照下,友谊东路的路面湿润而发亮。寒风吹落梧桐大如手掌的树叶,三两环卫工正在清扫。行人稀少,偶有公交车和私家车经过。刘佳烜从酒店出门,一身天青色的羽绒服和白色裤子,轻装简行前往考点。

  在飞舞的雪花,10分钟后,刘佳烜走进考场。“现在到了最后关头。”她笑着对自己说,“加油,放轻松,只是一场考试。”

  志愿红:为学长学姐提供便利

  7时整,西安一些考点的考生逐渐多了起来。活跃在人群中的,还有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

  “请把身份证、准考证、核酸证明拿在手上,不要装在包里。”“请来这里扫二维码。”这几句话,今早赵政材已经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作为西安一所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他不到6点就已经到达校区门口,进行研考的志愿指引工作。

  “好冷啊!”不时有考生搓手感叹。

  突如其来的雨雪天气并未打乱现场的排队秩序。志愿者们搭建了3个简易四角帐篷供考生避寒,校门口也同时开放3个检测通道,地上还特意铺设了防滑垫。志愿者们分为3队,分别负责引导排队、查验证件和检测放行。志愿者、交警、保安、老师多方配合下,短短1小时,已有千余名考生顺利进入考场。

  8时整,天已大亮,雪仍在下,考生渐稀。闲下来的赵政材这才感到寒冷,不停地跺着脚,头上的防护面罩几番被雪覆盖,一次性乳胶手套也湿湿地裹在手上。看着同伴也是如此境况,他翻出兜里的两个暖宝宝,想要递给朋友,却发现早已凉了。

  此次报名担任志愿者的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想为考研的学长学姐提供一些便利。这次特殊的志愿经历,让赵政材体会到考研的不易。“我以后要争取保研!”他笑着说。

  口罩蓝:遮不住梦想的模样

  “哪位同学的核酸报告丢了?请到这里认领!”7时30分,正值入场高峰,一位志愿者捡到一张核酸报告单,立即紧急广播,很快找到了这名考生。

  疫情下的研考准备工作,注定与以往有颇多不同。

  时间倒回24日,研考前一天,西安一些大学考点的门口竖起了多个蓝色标志牌,注明出入校规定。为了方便考研学生,学校于23日至26日在校内设置了多个免费核酸检测点,全力保障考生的检测需求。

  24日上午,陆续有校外考生前来踩点。得知明天可以在校内做核酸,考生舒云很开心。作为一名“二战”考生,她今年选择再战江湖。考研对她而言,意味着拿回人生的主动权。尽管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但能“换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专业”,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一面是热爱,一面是坦然。面对备考压力,舒云几次这样开解自己:“不要让考研绊住自己的手脚。它固然很重要,但在多年之后再回想,结果并不是唯一的,人生中其他的境遇也是很美好的。”

  24日下午1点半,西安市第九医院核酸检测点已经排起长队,来检测的多半是考生,不少人拿着书,还在利用排队的时间抓紧复习。午后的阳光,映照着每个年轻的面庞,淡蓝色的口罩上方,一双双眼睛里闪着光。这,可能就是梦想的模样。(完)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5112820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