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热 手足口病再度来袭 专家教你如何预防

2022-05-14 09:48
编辑: 汪艳
来源: 西安晚报

  每年4月开始,随着天气转热,各种病菌逐渐活跃,儿童传染病手足口病也“悄然崛起”。该病专门攻击5岁以下小朋友,孩子发病后会在口腔黏膜、手、足、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有的还伴有发热、乏力、咽喉疼痛等。疾控专家提醒,手足口病在西安全年均可发生,存在两个高峰期,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目前已成为高发的传染病和重点防控疾病。该病防先于治,提醒广大家长们在此期间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帮助孩子远离病毒。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发病人群主要是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岁-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 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患者和隐性病毒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人传人—人传环境—环境再传人”方式传播,以手-口(粪-口)传播、皮肤黏膜等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也就是说,当健康的孩子接触了患儿的粪便以及疱疹液、唾液等分泌物,或者接触了被患儿污染的毛巾、牙杯、玩具、餐具等物品或环境,都可能被感染。该疾病还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能被感染。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如果老师和家长发现班里有小朋友患了病,一定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小朋友患病后都属于轻症表现,一周左右基本都会痊愈,仅有极少部分患儿会发展为重症。

  想要判断患儿是不是重症,要学会“二摸、二看、二注意”。“二摸”指摸孩子的额头有无高热(体温大于39℃或大于38.5℃并持续超过3天),且常规退热效果不佳;摸孩子皮肤,有无出冷汗,四肢末梢有无发凉。“二看”即看孩子有无精神萎靡、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等现象,看孩子有无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等。“二注意”分别为注意皮疹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的重症手足口病,身上可能没几个皮疹;有的宝宝身上皮疹又多又典型,却是轻症病例。第二点应注意3岁以下宝宝、病程3天以内和EV71病毒感染的患儿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一旦小朋友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

  与其生病治疗,不如做好预防。专家表示,我国已研制出世界上唯一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准确地说是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疫苗,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月龄之上、5岁以下的孩子均可接种,共2针,间隔至少1月,需要家长自费、自愿选择接种。建议越早接种疫苗对孩子的保护作用越好,最好在1岁前完成接种。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如既往手足口病是由EV71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感染所致,或无病原学诊断结果,可以接种EV71疫苗。

  专家表示,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

  1. 勤洗手:大人要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后洗手的习惯,大人处理完宝宝的尿片、粪便后也应洗手。

  2. 吃熟食:被粪便污染的水果、食物上会含有肠道病毒,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要给孩子吃生冷食物、不要喝生水、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3. 勤消毒,常通风:宝宝的餐具、玩具、排泄物、家庭环境等应勤消毒,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停留。

  4. 远离患儿少聚集:不要让宝宝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同时,手足口病流行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记者 王江黎)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6112864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