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重点项目“安家”陕西的答案

2022-06-23 10:09
编辑: 郝云菲
来源: 陕西日报

  入夏的关中,平畴织锦绣,寸寸皆热土。

  6月22日,全省2022年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在关中片区持续推进。观摩团深入铜川、渭南,对当地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进行现场考察。

  车辆驶过绿意盈溢的渭水河畔,足迹踏进生机澎湃的工地厂房,观摩团在一段段讲解、一个个项目中,了解已经取得的成绩,展望即将发生的改变,思考着陕西高质量发展的落子布局,也探寻着重点项目“安家”陕西的答案。

  续力,锚定创新乘风起

  昔日,铜川耀州窑跳跃不熄的炉火,烧制出了“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陶瓷,令世界瞩目。

  而今,还是在漆水河畔,紧挨耀州古窑,天策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火热开工,一段新时代的“陶瓷传奇”正在书写。

  “目前,煤焦油和重质渣油在市场上每吨只值2000元,但是通过我们的项目,把它们加工成具有超高刚度、高导热性、高摩擦性、高纯度的碳纤维材料后,每吨售价可以超过2000万元。同时,我们的碳陶复合材料,可以填补陕西省内大型空间光学材料的空白。”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国介绍。

  从2015年建成全国首条吨级沥青基碳纤维产线,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到如今致力于50吨/年沥青基碳纤维产线和碳陶产线的建设,天策科技乘着创新的“东风”,在产业发展中跑出了加速度。而这样的故事,在如今奋力挣脱资源“紧箍咒”进行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业老城铜川,并不鲜见。

  湖绿、深紫、靛蓝、浅灰、赭红……走进铜川凯立稀贵金属催化剂生产线项目现场,透过展示台上几十个小玻璃瓶中闪现出的斑斓炫目的颜色,大家窥见了 “化学工业的心脏”——贵金属催化剂的“庐山真面目”。

  “从衣食住行,到生产生活,只要人们能想到的领域,我们的催化剂都有涉及。你们看,这款‘其貌不扬’的培南专用催化剂,就适用于目前最新一代抗生素的生产,和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说起催化剂,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之翔语调铿锵。他的底气,来源于企业的创新实力: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陕西省技术创新示范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借着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更多产业底气变足,“突围”之路日渐清晰。

  筑巢,长空远路任驰骋

  在富阎新区 ,一座未来感十足的“鸟巢”已崭露头角。随着建设项目紧张有序推进,一只只“雏鸟”从这里孵化、翱翔蓝天的场景指日可待。

  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皇冠”,陕西是我国航空工业的摇篮。作为航空产业大省,陕西拥有全国航空领域三分之一的人才和大多数的高精尖设备,而富阎板块则聚集了陕西三分之一以上的航空资源。

  “新舟700是国家‘两干两支’民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我们将以西飞民机新舟700整机制造项目为龙头,聚合国防军工、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力量,推动航空上下游产业聚集,构建现代化民用航空产业链、创新链,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富阎集团副总经理刘松舰说,富平县西飞民机研发中心项目的落地,将助力陕西擦亮丝路航空高地的名片。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排头兵,集聚动能,领跑整个产业发展。

  夏日阳光下,上百辆工程车穿梭忙碌,十几台塔吊紧张作业,铜川玲珑年产1520万套高性能子午钢轮胎生产线项目建设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抢抓陕西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的机遇,也看到了铜川壮大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的决心和干劲,更看中‘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已经在路上,形成‘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的产业格局也不会太久。”站在依旧空旷的工地,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伟踌躇满志。他告诉记者,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项目,高质量项目也需要高质量平台。而陕西铜川,就是他们寻找的那块“高地”。

  产业集聚、动力澎湃,开放的陕西早已将目光投向远方。

  安家,逐梦沃野向未来

  一根和头发丝一样细的金属针,是如何打造出“小巨人”的?

  400余项发明专利令人惊叹、各种荣誉奖项挂满了一整面墙、上百种样品整齐陈列……走进渭南高新区木王科技测试自动化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现场,我们看到了创新与匠心打造出的产业奇迹。

  “大到飞机、船舶,小到手里拿的手机、手上戴的手表,只要含‘芯’,在进入市场前,都要接受探针的‘检验’。”说这话的,是渭南木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福斌。身为陕西人的他,在深圳闯荡了10年后,将自己的产业版图挪回了家乡。

  谈起为何选择回来,马福斌笑着告诉记者,除了割不断的乡愁,更重要的原因,是陕西近年来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已然成为企业成长的一片沃土。他说:“不论是政府亲自上门提供政务服务,还是铺路搭桥促使企业和高校合作共赢,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更感受到了一份可靠和安心。”

  广袤的关中平原,已经成为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大展拳脚、奋力逐梦的舞台。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来这里“安家”的,有东南沿海企业,有央企,还有世界500强企业。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图景正在与一个个企业的可期目标交相辉映。

  “我们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88项、注册商标80项,从做强做精公路建设与养护的‘老本行’,到逐步进军公共设施管理、环境保护、病媒防制等多个领域。我们不断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向着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在渭南高新区达刚筑路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建设项目观摩现场,站在即将完工的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重型多连跨单体厂房前,达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傅建平的介绍里,“全国第一”“最先进”“全国一流”等字眼多次出现,印证着创新驱动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巨大改变和发展潜能。

  肉眼可见、亲身可感,在充满希望的关中大地上,奋斗者们满怀劈山破浪的闯劲儿、滴水穿石的韧劲儿。而这片土地,也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温度,定义着高质量,塑造着新格局。

  本报记者 李蕊 陶玉琼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3112876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