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西安碑林举办明清石刻线画专题展

2022-07-03 11:34
编辑: 杨喜龙
来源: 西安晚报

《黄河图说》 明嘉靖十四年(1535)

《九鸶图》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瑞莲诗图》 明弘治七年(1494)

       “为民请愿,宁敢畏难”反映黄河治理的《黄河图说》;寓意“清廉勤俭,不忘初心”的《瑞莲诗图》;高洁虚怀、清雅坚贞的《梅兰竹菊图》……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馆主办的“刻图化民——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原创展览启幕,精选我国明清时期的石刻线画拓片65件(组),为人们系统呈现了明清时期陕西地区的官宦、文人和百姓的信仰世界,帮助人们了解当今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真实体验明清时期陕西文明的文化内涵。据悉,此次展览是全国首次举办的明清石刻线画专题展,大部分展品为第一次公开展出——

       通过图像来读史

       65件(组)里60%展品为第一次展出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众多石刻收藏品中,石刻线画独具特色,在艺术学、图像学、历史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等多个领域均具有极高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批石刻线画没有被公众所熟知。“虽然秦、汉、隋、唐的陕西重要而繁华,遗存也非常丰厚,实际上对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是有限的。而明清两代的信仰观念和政治思想对当今社会却产生着深刻影响,这部分内容很多都隐藏在西安碑林所藏石刻的背面石刻线画当中。”策展人、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兵介绍,明清两代是石刻线画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时期,体现出将正统思想中儒、道、释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出现了刻图画、宗教画、寓意画和风俗画等多种类型。明代的石刻线画在延续宋代济世刻图传统的基础上,兴起了借用图像传播思想、教化民众的寓意画、名人圣像等新类型。清代又塑造出多种神道鬼怪、降魔捉妖、祈福延寿的人物形象,借景抒怀的独幅山水画、花鸟画盛隆一时,表现出民间信仰的多样性。百姓通过刻画这些形象,传播祈愿美好生活、除灾兴邦、阖家欢乐的朴素信仰观念。

       “这个展览不是讲艺术,而是通过图像来读史。因为在这些石刻线画背后,是国家以刻图的方式将治理思想融入百姓生活,以实现‘刻图化民’的目的。我们把相同类型的形象放在一起,在同一类里面又按时代顺序排列。通过时间流变,可以让观众了解这些图像生成的轨迹。比如,孔子的形象在不同时代是怎么演变的?关帝的形象是怎么演变的?在这样的策展理念下,我把展品分为了四种类型:第一单元‘济世安邦’,是刻图类;第二单元 ‘人神共福’,是宗教类;第三单元‘崇德敬礼’,是寓意类;第四单元‘福寿康宁’,是风俗类。同时又提炼出了多个专题贯穿于展览之中,如孔子专题、观音专题、达摩专题、仕宦专题、梅兰竹菊专题、关帝专题等。”杨兵介绍,这65件(组)里面60%的展品是第一次展出。其中有30件拓片的原碑石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林展线上,但一般观众到碑林很少关注到它们,甚至根本就没发现。因为这些石刻线画很少是单独刻碑,而是依附于某一个碑的碑阴或者碑侧。还有些原碑石是在库房里,为此他们做了一个“寻宝图”,通过这个互动项目,观众可以根据它找到这些拓片的原碑位置,以观碑石原貌。杨兵认为,通过明清石刻线画的展示,能把曾经不被公众所关注的明清时期的陕西文明以多维度、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推动人们全方位对陕西文明的认知,更深感受到陕西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限魅力。

       “为民请愿,宁敢畏难”

       《黄河图说》:杰出的黄河治理专题刻图

       黄河文明与秦岭文化自古至今是陕西文明的重要部分。人类在与自然共处中,与各种自然灾害抗争,并对超常自然现象进行了观察记录。将这些抗争和超常自然现象以刻图的方式刻于碑石之上,始于北宋时期,至明、清两代依然延续着这样的传统。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表达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的济世安邦思想。

       黄河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其在陕西境内绵延719公里,流域面积占陕西总面积65%,黄河孕育了陕西文明,黄河文明代表着陕西文明。明清两代,黄河中下游水患不断,陕西地方官员勤政治世、赴水患之地为解百姓之忧,常常带领百姓治理黄河水患,以保一方平安。此次展览中,有三幅石刻线画作品都表现了这一主题。 第一单元“济世安康”区域,展出第一幅石刻线画图就是《黄河图说》,该图全面反映了明代中期黄河分流时期的运河和黄河情形,系统总结了明代治理黄河和运河的方略,对研究明代中前期的黄河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黄河图说》明嘉靖十四年(1535)由刘天和撰并书,反映了黄河在河北、河南、安徽等地五次入运河给当地百姓生活所造成的灾害,记录了自己曾任陕西巡抚,用四个月时间带领役夫14万多人完成疏通黄河工程的情况。《黄河图说》左上角为《古今治河要略》,整理记录了《禹贡》中关于黄河的部分内容,以及贾让、欧阳修、任伯雨、欧阳玄、余阕、宋濂等人的治河策略和言论。右上角为《国朝黄河凡五入运》,记录黄河五次改道入运河及治理的情况。图中所标注的地点、山峦、州府、河堤等与史料记载相合。图左下角刻《治河意见》,是刘天和本人对治理黄河的看法,他总结出黄河频繁泛滥、改道的原因,颇有见地。 同时,刘天和在《治河意见》中记录了其身体力行,亲自勘测,在风吹日晒的恶劣环境中脚踏泥淖,考察各地水闸情况,广泛征询治河意见,多次反思前人对水患的说法,总结出黄河不断变道的六个原因。嘉靖十五年(1536)刘天和回陕改任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时,才使图刻石置于西安碑林。此外,此次展出的明嘉靖十四年(1535)的《黄河残图》,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黄河三界图》,都真实记录了黄河改道和受灾情况。

       秦岭素有华夏文明龙脊美誉,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太白山为其主峰,海拔3771.2米;华山位于秦岭北麓,海拔2795米;太白山、华山自古就被作为雨神崇拜。太白山祈雨最早记录是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华山则是在东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历代人们登太白山、华山祈雨所表现出的精神信仰是秦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出的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绘刻的《太白全图》和《太华全图》记录的正是康熙三十八年、三十九年陕西大旱,时任三秦观察使的贾鉝两次登华山,一次攀太白山祈雨的过程。贾鉝第一次登华山祈雨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二十日“母难之辰”登临南峰,祈雨未果;第二次于三十九年五月登华山祈雨,并三宿山巅,仍未果;第三次于三十九年夏天攀太白山祈雨。太白山险峻十倍于华山,从未有人攀至山巅,川陕总制席尔达劝其不可登太白山,贾鉝豪言道“为民请愿,宁敢畏难”。 贾鉝经过艰难险阻,终至山巅,获大雨倾盆,诚心所致。

       在这些刻图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从黄河到秦岭,明清时期的陕西地方官员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思想,反映的是陕西文明核心的价值观念。

       秦藩治理与地方儒学

       《瑞莲诗图》:寓意“清廉勤俭,不忘初心”

       此次展览中极具价值的展品《瑞莲诗图》,是明弘治七年永寿王朱诚淋为他的哥哥第七代秦王朱诚泳刻绘,反映了明代秦藩当中的宗族交往和信仰观念。

       明代实行藩王而治,清代则以衙署作为地方管理的主体,由此所形成的仕宦阶层成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独立且重要的支撑。他们在处理“为官之道”与“治国之策”的关系中,常常以儒家思想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准则,并将此观念隐喻于图画之中,以达到广泛传播独立人格的心理诉求,从而形成了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儒学思想。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将其26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二儿子朱樉分封到陕西任秦王,朱樉第五子朱尚灴封为永寿王,其后代分别世袭王位。朱诚淋为何要刻《瑞莲诗图》?这和朱诚泳又有什么联系?据考证,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在秦王府的东门——体仁门外曾举行过两次赏莲之会:一次是藩王宗族和全城文人雅士公开赏莲,在赏莲会上,大家都在用荷花来夸赞朱诚泳的贤德;第二次是在弘治五年,这次是身边亲近官员的私会。《瑞莲诗图》上半部分跋文里说的是集合宗藩及文人雅士共同赏莲,所以可以肯定说的就是第一次的公开赏莲之会。为何大家都在赏莲之会上夸赞朱诚泳?因为朱诚泳执政为民非常勤俭,而且有很好政绩。比如他在西大街正学街建“正学书院”,让宗藩家族子弟、王府保卫人员的子弟都可以读书上学。他还修水渠扶持农业,留下了很好口碑。而朱诚淋生活奢靡,在西大街永寿王府建了一座九层楼阁。建好之后,朱诚泳给他题写匾额挂上,还写诗记录此事。朱诚泳写的这首诗叫《处善楼为永寿王东轩题》:“百尺危楼喜落成,九重赐额一时荣。圣经浩浩乾坤大,祖训谆谆日月明。莫向绮罗丛里醉,直须韦布境中行。传来天语南山重,好学间平享令名。”劝导弟弟不要沉迷奢靡的生活,要谨记祖训,好学上进,这样才能在宗藩族群里留下美名。在朱诚泳写这首诗教育他之后,朱诚淋刻了这幅《瑞莲诗图》立在孔庙,来表达对哥哥教育他的态度的回应。

       《瑞莲诗图》里刻画了四种植物。第一种是荷花,而且是并蒂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清廉。第二种植物是红蓼,花密红艳,适应性强,适于观赏,但气味辛辣,人困的时候拿红蓼花在鼻子上一晃,就把人熏得清醒了,用这个特点比喻人不忘本。第三种植物是茨菰,它叶子锋利但不伤手,用这样的特点比喻人品行端正。第四种植物是香蒲,有细长的叶子,叶子嫩时可以吃,老了的干叶子可用来编席子、草鞋,用这样的特点教育人们要生活简朴。所以,《瑞莲诗图》里这四种植物表达了做人要清廉执政、勤俭持家、品行端正的儒家思想。为何要立在孔庙?是因为当时各级官员要来这儿祭孔,目的就是为了让来祭孔的官员看到他的态度。

       《九鸶图》用九只鹭鸶谐音“九思”

       借名字宣扬其父美德

       西安碑林博物馆元代《安西王盛德之碑》的碑阴刻着一幅《九鸶图》。这幅刻图上面有“澹然亭”三个大字,再往上还有跋文。画面上是九只鹭鸶在水草边栖息,跋文写的是:“耀州左思明书……兹搜碑洞空石谨刻六十字以□万祀。万历癸巳儿左史敬跋。”由此可见,写跋文的人名字叫左史,他为什么要刻这个图,又是怎样用这幅图来宣扬他父亲左思明的美德呢?

       在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宋、明两代是花鸟画发展的高峰,画面上的形象都很真实,和眼睛看到的一模一样。但宋、明两代还有很大的区别:宋代的花鸟画突出写真,自然界里是什么状况的就怎么画。宋徽宗是文化底蕴深厚的皇帝,他画一只鸟落地的时候,都要观察是鸟的哪只脚先落地,在画上都要表现准确。若是取仕的时候画错了考生就会被落选,要求非常严。而明代的花鸟画,虽然也是写实的,但不是写真的,经常把不同季节的动植物融到一起,这在自然界里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何会这样呢?因为明代的花鸟画有个特别突出的功能就是寓意性。

       这幅画上题的作者是吕纪。吕纪是明代特别有名的宫廷花鸟画家。提到吕纪就会提到林良,林良、吕纪就如同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一样。林良画过一幅画,是两只仙鹤立在竹林里面。仙鹤在《诗经》里的记录是“鹤鸣九皋”,它的生活环境是沼泽地,而不是竹林,在竹林怎么可能看到仙鹤的踪迹?但林良就是用自然界里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来表达美好的寓意,用“竹”与“鹤”的谐音来表示“祝贺”的意思。当有官员晋升或家有老人过寿,就送一幅这样的画来祝贺。

       《九鸶图》同样是利用了谐音的手法,把九鸶的“鸶”谐音为思想的“思”,借指孔子在《论语》里面说的“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是教人谨言慎行的九种行为规范。左史为什么要把《论语》的“九思”附会到这幅画里呢?因为他父亲的名字叫左思明,就取自论语“九思”里的“视思明”。所以,左史用《九鸶图》来宣扬他父亲左思明的美德。由此可见,明代陕西无论是秦藩族群之间的交往,还是各级地方官宦理政训教,都将儒家思想贯穿始终,其中所蕴含的人生价值观念构成地方儒学的核心,是明代陕西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洁傲骨的人文情怀

       士人时光与百姓日常

       士人,是中国古代对知识分子的统称,属于国家精英阶层。“学而优则仕”,明清两代士人群体中,大部分兼有双重身份,即官宦身份和士人身份。他们既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实施者,又是社会生活中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者。在理政之余,这些官员转换身份扮演起士人角色,寄情翰墨借物抒怀,表达内心孤傲的人文情怀,梅兰竹菊则成为重要表现对象。明代万历年间,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陈继儒在黄凤池辑成的《梅兰竹菊四谱》上题写了“四君”二字后,开始将梅、兰、竹、菊以“四君子”称呼,从而将这种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观念与梅、兰、竹、菊紧密联系在一起,孕育出中国文人群体独特的心灵世界。梅,高洁傲骨;兰,优雅空灵;竹,虚怀守节;菊,清淡贞洁。明清两代的士人将描绘“四君子”作为消磨时光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将这种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以诗画的形式发扬光大。

       此次展出的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香节图》刻画的是倚石而生的兰花和数丛翠竹。翠竹挺拔,兰叶舒展,怪石嶙峋纹理清晰,钤“借此消磨岁月”印,点明了贾鉝描绘兰花、翠竹的真实状态。同时,跋文记有“清芬隽永者,兰之德。劲直不屈者,竹之操。故兰为王者,香竹有君子品。……兰竹者,非失之太柔,则过于太刚,求其刚柔相济,气韵相生”。表达了贾鉝借竹、兰的性状,抒发士人追求高洁气格的美好愿望。清乾隆十二年(1747)李逢春写《三友图》刻绘由老梅、苍松、翠竹组成的“岁寒三友”。老梅向上盘曲挺立,梅梢直指苍穹;苍松从画面的右下端斜插而出,苍老而劲峭;翠竹迎风而动,竹枝弯而不折,韧性十足。它们同发一端,不惧风寒,巍然屹立。在画面的左上方刻题记一则,记述了李逢春在古稀之年,卸任还乡,将“松耐岁寒,梅有高节,竹空而受谦,尊而光也”的品格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借图抒怀,以期永传。

       世俗生活中,人们常常崇信道教来实现长生的理想。福、禄、寿三星很多,随着民间信仰深入人心,将松鹤、牡丹、魁星等形象作为代表长寿、安康、文运的典型形象。通过描绘这些形象,更加便于百姓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使之成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这些信仰成为明、清时期百姓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精神寄托。清康熙年间(1662—1722)邓霖写《张仙送子像》描绘张仙骑在马背上,怀抱一童子,左手持一副弓箭,寓意护佑怀中的童子。空中刻一组三位人物,前面一人举旌旗引路,中间一人骑于麒麟之上,后面一人捧官帽随行,表现麒麟送子、天官送爵。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崇尚多子多福,重视传宗接代,把有无子嗣继承家业看作是一个家庭兴衰的标志,因此对送子神灵格外信奉。清康熙年间(1662—1722)赵希献写《福禄寿三星图》,表现了百姓祈愿富贵圆满、长生无极、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的生活观念。

       士人与百姓代表着不同社会群体,但二者对生活所表达的心里诉求是相似的,都是努力追求各自心目中所认为的理想世界。不同的是士人的闲暇时光是感怀人生,而百姓的日常更多的是以纳福呈祥作为生活目标的。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41128799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