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的“前中后” 这些防护重点要注意

2022-07-06 09:35
编辑: 汪艳
来源: 西安日报

  近日西安突发疫情,且感染源头尚不明确。连日来,我市多区县加大核酸筛查频次,进一步摸清传染源、找准传播链。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仍然有不少市民存在在核酸检测前后,不正确佩戴、摘取、存放口罩现象。

  在部分核酸检测点,记者相继发现不少市民在核酸检测时,不摘取口罩,直接用手把口罩向上掀起露出嘴巴,或是拉至下巴处;近期以高热天气为主,一些市民为了呼吸更顺畅,没有及时将口罩上端紧贴鼻梁;还有极个别市民佩戴防晒口罩排队进行采样。7月5日,记者在胡家庙一检测点看到,一位家长带着孩子进行核酸检测时,将孩子的头扬起,捏住孩子口罩下沿,遮住其鼻子让医护采样。采样结束后,该家长表示,她是从网上看到这样的做法,说是可保护鼻腔,防止交叉感染。还有市民表示,将口罩拉至下巴处,单纯是为了方便。但其实,上述做法均十分危险。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核酸检测点人员相对聚集,上述不规范戴口罩方法无疑会增加感染风险,一旦发生疫情更容易被感染。

  众所周知,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在接到核酸检测通知后,从出门前的准备工作到等待检测期间直至检测结束,整个过程都需要做好防护。疾控专家建议,考虑到在检测点摘口罩有一定的暴露风险,建议大家做好以下措施,尽可能保护自己。

  前往核酸检测点之前,除外出需要佩戴的防护口罩外,携带备用口罩。目前市面上不乏各式花式口罩,或可防晒或可降温,专家提醒,购买口罩还是要认准执行标准码,很多口罩并不能代替医用口罩。比如防晒口罩主要用于阻挡隔离紫外线、避免晒伤,其材质透气性好、可清洗重复使用,但没有过滤、吸附微小的病菌和颗粒物的作用,因此大部分防晒口罩是不具备防疫功能的。

  戴口罩之前需洗手,将口罩平展,双手平拉推向面部,捏紧鼻夹使口罩紧贴面部,然后双手向下拉口罩边沿使其覆盖眼下和下巴。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是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调整鼻夹,这种做法的不妥之处在于大拇指和食指的力道不同,可能导致鼻夹不对称,正确的做法是用两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沿着鼻梁进行鼻夹塑形。戴上口罩后,做密合性测试。用双手轻轻覆盖口罩外侧面并用力呼气,若气体从鼻梁附近漏出,就要及时调整鼻夹;若气体从下巴、脸颊处漏出,则需调整口罩的位置。若调整口罩位置后还是不能避免漏气,则很可能是这个口罩并不适合佩戴者的脸型,最好更换其他品牌、型号的口罩。

  到达核酸检测点,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查验健康码。与前后受检者保持相应距离、不交流、不进食、不摘下口罩。在采样人员完成前一名受检者采样并进行手消毒后,再上前摘下口罩,其间手不要接触口罩前面,即污染面,应用手提着耳绳摘下口罩。注意不要直接把口罩下拉到下巴或上推到鼻子,以免造成口罩内层污染。此外,不要用手接触操作台及其上的物品,不把手机、身份证等个人物品放在台面上,如有触碰,及时消毒。

  核酸检测后,不在检测点逗留,戴好口罩立即离开。到空旷处,拿出备用口罩更换,并将旧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暂时无法丢弃的口罩应将口鼻的接触面朝外,纵向连续对折两次扎捆成型,放入包装袋内稍后处理。

  用过的口罩切记不能随便丢。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印发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使用后口罩的处理原则分为两类: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记者 王江黎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611288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