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王立彬)又是秋粮归仓时。
各地秋收目前已进入尾声,秋粮收购全面展开,记者了解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批准中储粮在江苏、安徽、河南三省相关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进一步巩固丰收的大局。
那么,丰收之际,粮食收购进展如何?粮食储备又怎么样?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了解。
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安徽是此次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省份之一。截至11月2日,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六安直属库已累计收购中晚籼稻近9000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稻谷近4000吨。
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是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丰收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2022年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指出,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储粮集团公司作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要严格执行中晚稻预案规定,提前做好收购准备,合理布设网点,切实发挥好政策托底作用。
中储粮要求各有关分(子)公司及直属企业认真履行主体职责,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汇报,密切监测市场价格,必须严格执行收购预案,敞开收购、应收尽收,做到“仓等粮、人等粮、钱等粮”,坚决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粮食要卖得出,农民要少跑腿、少排队。随着中储粮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应用“一卡通”系统和“惠三农”平台,“卖粮难”“打白条”“排长队”现象有效消除。11月2日这天,中储粮六安直属库就有58户农民通过“惠三农”平台预约售粮,直属库当天收粮2380吨,结算粮款614万元。
做夯实粮食储备安全的“压舱石”
10月22日,中储粮重庆万州粮食仓储物流项目一期24万吨浅圆仓及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全部完工,进入土建收尾设备安装阶段。这是中储粮为加快完善沿江沿海重要物流节点布局,形成江、河、海联运,公、铁、水联动物流格局,打造的“前港中仓后厂”综合型基地。项目建成后总仓容将达到105万吨,成为中储粮系统第6个百万吨级储备基地。
牢牢把住中央储备作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要求,中储粮进一步优化储备规模结构布局,在今年10月的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期间,中储粮公布的完好仓容超过1亿吨的数据,引起海内外关注。
此外,中储粮在粮价易波动地区、灾害多发地区、战略要地、重要物流节点及周边地区的储备布局进一步优化,建立起北粮南运、东西贯通、进口粮接卸转运三大粮食物流通道。中储粮已经在沿海沿江建成大连、盘锦、唐山、日照、镇江等5个百万吨级粮油储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中储粮公司负责管理的中央事权粮食库存充裕。中储粮直属库点网络覆盖全国90%的地级城市和95%的粮食主产县,完成在重要粮食物流通道、节点的战略布局,能够做到一声令下、全网协同、快速反应、保障供应,成为服务保障粮食流通安全的“国之重器”。
“粮满仓”稳稳保住市场稳定
经过包括中储粮在内的全国上下的一致努力,我国“粮满仓”的底气,稳稳保住了粮食市场的稳定,真正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面对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挑战,中储粮不断健全粮食供应和应急保障体系,对现有三级垂直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重塑,资源统筹调配的能力以及服务宏观调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储粮累计向市场投放粮食3.2亿吨,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市场投放量达到1.5亿吨,关键时期为各类粮油加工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粮源。
据介绍,中储粮还加强粮食储备轮换与进口有效衔接,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积极利用进博会平台,高质量完成签约采购,并拓宽油脂油料、棉花及其他短缺品种进口渠道,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