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利用的“陕西经验”-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3 04/ 13 09:19:10
来源:陕西日报

文物保护利用的“陕西经验”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陕西广大文博工作者团结一心、踔厉奋发,在革命文物调查、配合重大建设考古、援外文物工程项目等大战大考中勇挑重担,为进军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陕西在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一些创新理念、思路举措也吸引了全国文博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增强文保能力 服务大局工作

  3月28日,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代表陕西考古工作迈上新台阶。终评项目中,还包括陕西西安太平遗址和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陕西积极推进重要文化标识项目建设。2022年9月22日,陕西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共建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联席会议,推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同步发展。

  汉长安城遗址是中华文明重要标识地,是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多重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陕西着力统筹各方力量,持续加大考古研究和科技创新力度,确保《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协议》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为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贡献“西安探索”“陕西经验”。

  为积极深化考古研究,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等重大考古课题,陕西持续开展杨官寨、石峁、芦山峁遗址以及周秦汉唐都城与帝王陵园遗址等21项重大考古学研究。在此基础上,陕西努力提升大遗址保护水平,实施秦公一号大墓、未央宫、大明宫、汉唐帝陵等40余项保护展示和抢险加固工程,石峁、统万城、乾陵、秦雍城、桥陵等5处遗址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宝鸡北首岭遗址、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实现文物保护与产业发展融合利用。

  在进行考古研究的过程中,陕西注重考古与其他项目的融合,助力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西康高铁、京昆高速等建设过程中开展800余项考古项目,抢救4.8万余件珍贵文物,促进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发展。

  完善管理体系 保护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目前,陕西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格局初步形成,革命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

  近3年,国家及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约3.6亿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完成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等87项革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完成延安革命旧址群安全监管平台等41项安防、技防和消防项目,以延安、照金、马栏为代表的陕西革命旧址得到妥善保护。同时,陕西积极协调社会力量捐赠革命文物,加快馆藏革命文物的鉴定、定级,冼星海音乐指挥棒等一大批具有重要价值的革命文物入列馆藏,仅延安市近三年藏品征集量就达3683件(套)。

  3月29日,陕西省首个革命文物保护巡回法庭——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革命文物保护巡回法庭在枣园人民法庭成立。

  新成立的革命文物保护巡回法庭集“立审执”于一体,依法审理因革命旧址、革命文物保护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通过优先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速裁程序,对革命文物保护纠纷实现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执行。同时,该法庭通过联席会议制度,与文物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构建大调解格局,形成全覆盖、全天候、多元化调处矛盾纠纷机制。

  截至2022年11月,陕西先后公布两批陕西省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1226件(套)。目前,陕西省共有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依托革命文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10处。在国家公布的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中,陕西有4个片区,包括川陕、陕甘、长征和陕甘宁4个片区,10个市的68个县(市、区)列入。

  释放服务效能 实施文物惠民

  2022年4月28日,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对公众试行开放。陕西考古博物馆是陕西省新的博物馆形态,形成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图书资料中心、公众考古中心“一馆四中心”格局,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为践行新时代的中国考古提供陕西方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介绍:“相较于展示出土的文物,陕西考古博物馆更侧重于通过遗址现场再现,向观众展示栩栩如生的历史背景。”

  陕西现有备案博物馆350座,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175座、国有行业博物馆62座、非国有博物馆113座;一级博物馆9座、二级博物馆13座、三级博物馆17座,授牌社区博物馆56座、“优秀文化传承基地”25家,年均举办展览约600场次,年均参观人数超过3800万人次。榆林、商洛、韩城、洋县等市县博物馆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安康石泉蚕桑博物馆、杨凌伏波文化博物馆等12座社区博物馆正式挂牌,省、市、县、社区四级博物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实施文物惠民工程,2022年,陕西各博物馆举办500余个精品展览和千余场文物宣传教育活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入选亚太地区20大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青铜之冠——秦陵彩绘铜车马”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月7日,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在西安召开。会上,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表示,2023年,陕西要办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创始成员国会议、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两个会议”,建好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个平台”,抓好文物考古、科技保护、传播利用、专业技能、综合管理“五支队伍”,创建好世界一流博物馆、世界一流考古机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国家一流示范区、文物科技保护一流国家平台、大遗址保护一流示范样板、对外交流合作一流高地、梯次结构科学合理的一流保护管理团队“七个一流”,推动新时代陕西文物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赵茁轶

【纠错】 【责任编辑:张思思 】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5112951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