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秦创原科技成果产业化暨一九零八新能源新型储氢材料与氢动力电源产品发布会在西咸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据悉,发布仪式是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此次发布的是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成永红团队在储氢领域研发的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产品在储释氢密度、安全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标志着陕西在储氢领域材料及氢能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成未来能源的主体,然而大量非稳定可再生能源接入使电网缺乏稳定源,现有储电技术难以满足需求,氢-电耦合存储是未来解决之道。然而,氢储运作为氢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如何解决当前氢气储运效率低、安全隐患大、成本高等难题,成为产业发展的亟待突破的核心瓶颈。
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围绕储能与能量转换从材料开始进行原始创新。在成永红、张锦英等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中心开发出一种石墨烯界面纳米阀技术,在微米的金属氢化物上实现了纳米石墨烯的封装,成功解决了金属氢化物空气安全和可控释氢难题,研制出可以放在手上的复合储氢材料。它具有高空气安全性、高储释氢密度、宽工况非催化释氢,以及可长期存储等特点,可满足氢气大规模存储与运输需求,并能广泛用于工业制氢、电力储能、移动应用等场景。
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氢化物@石墨烯复合固态储氢材料”原创成果,成永红教授成立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2023年7月,公司2条日产百公斤级钠钙基和铝钠基复合储氢材料循环中试线建成投产,实现“金属制备→金属氢化→复合材料制备→释氢副产物回收利用”全技术链条验证,材料储释氢重量密度最高可达14%以上,可为大规模氢气的存储与远距离的运输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单套系统年产3000吨的工艺包设计,为后续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荣命哲在致辞中指出,此项成果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是学校全力推进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重要成果,是大学和社会深度融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典型示范,希望团队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会现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成永红,以“传承与突破”为题,介绍了技术的由来和公司的由来,和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同时郑重向发布“两条高密度固态复合储氢材料中试线投产”“三类基于固体储氢材料的氢动力电源”“一款氢能混合动力观光车”等系列成果。
在签约环节,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与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快辖区固态储氢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会上,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辉对西咸新区氢能产业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并表示,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氢能产业核心区,正在把氢能作为主导产业链,以最优营商环境、最大政策力度、最强金融支持,助推氢能产业链加速聚集的格局形成。
秦创原创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储氢材料产品的发布有望颠覆现有氢气存储与输运方式,氢动力电源产品发布,开辟了氢能应用的新途径、新范式。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将以秦创原的平台力量、科技力量、创新力量为引,持续打造创新动能,助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