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五千年文脉涵养了巍巍中华。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脉绵延传承,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放眼新时代,神舟大地“郁郁乎文哉”,文化传承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指引下,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升腾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气象。
西域少年一袭蓝衣,策马奔向梦想之城,嘴角噙着笑意,仿佛已遥望到长安的城门。在西安博物院,一尊唐代的三彩俑,定格了千年前的一个动人瞬间。
彼时,长安如磁石一般,吸引万邦来客。“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他们或踏海波、或跨黄沙、或越关山,慕名而来。车马相接、市井相连,外来客、长安人,共同组成繁华喧闹的长安城盛景。
时至今日,到长安一游仍是许多人的热爱与选择。2023年上半年,西安旅游人数达1.24亿人次,旅游收入1501.8亿元,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雁塔晨钟,曲江春苑,灞柳风雪……典籍里的长安与今朝的现代都市融为一体,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一座城市,何以拥有这般穿越时光的吸引力?
礼乐沁长安
往事越千年。徜徉在今天的西安,人们依然可以与古人所见不期而遇,与现代生活携手同行。
登临城墙,沿着中轴线分布的西安主城区布局尽收眼底。含光门段是西安城墙“最年长”的部分,墙体下的博物馆中保留着隋唐时期的门道遗址,近20米的宽度,还原出史上真实的“长安大道”。置身此地,古时的车马喧嚣似在耳旁。走下城墙,顺城巷里,酒吧、茶馆、商铺林立,尽是人间烟火。
西安城墙。记者 刘潇 摄
龙首原上,有“千宫之宫”之称的唐大明宫遗址安卧。根据考古实证和历史记载复原的丹凤门正对着西安火车站,旅客至此,不由得发出“进站如上朝”的感叹。如今,这座占地3.5平方公里、是明清故宫面积4倍有余的国家遗址公园,文物、森林、遗址完美融合,已是市民游客的休闲胜地和中央公园。
在原址重建的大唐西市博物馆,玻璃幕罩下深深的古代车辙,印证着昔日丝路上商旅往来、文明交流的频繁。千年之后,从丝绸之路得到创作灵感的国内首部大型驻场观念演出《无界·长安》,火爆古城。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文化繁荣的象征。我们将科技手段和秦腔、皮影、木偶等非遗文化相结合,做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消解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留给人们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无界·长安》演出制作人、锋尚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艳说,长安如同一根纽带,联结起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根纽带,同样串起了人们心中的“穿越梦”。“来西安玩,就是一次访古穿越之旅。”广州游客范雷最爱身着汉服,流连于西安的街头,“在这里穿汉服,无比自然。”
令游客沉醉的长安古意,就在寻常巷陌。不起眼的砖阁,却是明代的魁星阁;闹市路边的古塔,那是隋代古寺遗迹;城墙下的一座孤冢,是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的陵墓;地铁站里“乱入”两口古井,年长的来自元代,年轻的来自清代……
甚至西安大街小巷的名字,也留有历史的凝望。梨园路,是唐玄宗开设皇家戏曲音乐学校之地,也是白居易感叹“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所在;兴庆路,是唐代三大宫殿之一兴庆宫的所在地,李白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此写就;灞桥,古来著名的送别之地,唐代诗人杨巨源赋诗“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文化学者商子秦说,千年以降,西安仍是“一座可以吟着唐诗回家的城市”。
文物古迹与现代都市在西安奇妙嵌合、美美与共,让这座绵延数千载的城市积淀浑厚、脉络分明。“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作家贾平凹曾如此描述西安。
“在发展中,西安首先做到的是对历史遗迹、文物文化的保护传承,将一个个文化遗存用时代表达呈现出来,这是我们的初心。”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立军说,周秦汉唐几千年的文化在西安不断沉淀,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库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其他地方难以复制的独特标识。
文韵贯长安
在十三朝古都,历史是可触摸、可感知的。
秦岭脚下,陕西考古博物馆内,人们不仅能看到“西周第一豪车”青铜轮牙马车出土时的原貌,还可触摸千年前的陶瓷碎片,与逝去的时光“执手相看”;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体验区,游客找寻土层中的“文物”,感受成为历史发现者的自豪;登上西安城墙,一场灯光数字投影,让“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唐城风貌再现观众眼前……
“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我们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等多重方式加快文物活化利用,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性,不断给市民和游客以全新体验。”西安市文旅局局长孙超说。
千年一觉长安梦。在西安,古老与现代,厚重与时尚,总是以水乳交融的姿态呈现于世。
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景区朱墙金顶,灯火辉煌,人流奔涌。体验唐代市井生活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感受唐诗魅力的星光步道、呈现艺术之美的音乐厅和大剧院,诸多文化场馆和场景散落于这条2公里长的仿唐街道上,各美其美,相得益彰。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区。记者 刘潇 摄
演员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进行服装展示。记者 张博文 摄
在这条街,你能偶遇“诗仙李白”,与其对诗;同“狄仁杰”“苏无名”师徒闲话;看“大唐歌者许合子”与“西域舞姬”斗彩;赏高阁上的丝路曼舞;畅享“丝路长歌”盛宴……
这样一条在唐代也不可能出现的街道,成就了无数人心中的“大唐盛世”之梦。“大唐不夜城的所有演出形态都是基于传统文化做产品创新,绝非无根之木。”西安曲江新区文旅局局长苏岚说,基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大唐不夜城的走红出圈是必然的。
在姚立军看来,大雁塔是大唐不夜城的灵魂,“整个不夜城都是围绕‘敬畏大雁塔’展开的”。二者之间相互成就、相互碰撞,没有大雁塔,不夜城便是浮萍,没有不夜城,大雁塔又少了几分生机。
发挥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坚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基于这般思路,西安持续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IP,一批沉浸式、数字化文旅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
骊山脚下、华清宫中,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长演不衰、一票难求。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恨情仇随着夜色上演,人们沉浸在“此恨绵绵无绝期”中如痴如醉。
在永宁门,随着“鸿胪寺卿”一声令下,护城河吊桥缓缓落下,百名“唐宫官兵”和“侍女”盛装而出,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这份来自盛唐的最高规格迎宾礼,近年来已多次出现在外事场合,让永宁门“文化国门”的美誉声名远播。
“西安文旅的火爆,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文化学者肖云儒说,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的肌体不断得以丰富,给予人们滋补和营养,“历史文脉沉淀在人心中,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这便是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
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流淌的文脉,也在不断赋予西安发展的新动能。
“对于一家从事数字内容创作的科技公司,文化是不竭的灵感源泉。”站在写字楼远眺大雁塔,西安雷霆创享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彤磊有感而发。这家坐落于西安曲江新区的初创文化科技公司,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不到5年时间,实现年产值突破千万元。
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昔日文人墨客流连的曲江池畔,一个现代文化产业高地正在崛起。去年,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产值突破140亿元,“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等业态蓬勃发展。“持续挖掘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更新文化产业门类,曲江才得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西安曲江新区党工委委员寇雅玲说。
胜处觅长安
一部《长安三万里》,不仅展示了盛唐风骨,也触发了新时代无数国人骨子里五千年的文化基因。
“一马砍倒三马颠,还我河山抗倭顽”“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在西安市中心的易俗文化街区戏台上,高亢的秦腔吸引了不少观众流连。每到吹火、长绸、刀枪对打等绝活出现,台下更是掌声、叫好声不断。街区的小剧场中,不同曲艺形式轮番上演:传统相声精彩纷呈,华阴老腔吼出一片苍凉。
两公里外的城墙南门下,“秦皇一统扫六合”“八百里秦川,盛世汉唐”……几支年轻的草根乐队正在吟唱着原创民谣,唱词中周秦汉唐的波澜壮阔,引来许多乐迷驻足聆听。
古调、新声,交融、传承,这是蓝衣少年也不曾领略过的长安风情。歌手程渤智说,西安是古城,古城虽“老”,但总有一代代年轻人为之增添青春和活力,“古城里的民谣,民谣中的古城,就是传统文化与年轻时尚的融合之路。”
书香翰墨、民俗文化,在这座城中共荣共生,带来咂摸不完的文艺范儿。唐时长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顶级天团”灿若星河,留下无数千古名篇;今日西安,“文学陕军”“影视陕军”“话剧陕军”独树一帜,异军突起。
《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西京故事》,一部部厚重的扛鼎之作记录了时代变迁,彰显了西安的文化软实力;
从《红高粱》《老井》到《装台》《树上有个好地方》,上世纪80年代,诞生于西安的“西部电影”为中国捧回众多国际奖项,如今,西安故事仍在闪耀银幕;
文华大奖作品、话剧《柳青》正在进行第六轮全国巡演,话剧《延水谣》作为开幕大戏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由西安话剧院创排的一系列精品剧目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叫好又叫座,演出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不断的更迭延续,赋予了西安大气从容的气度,也造就了西安人不盲从的性格。”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西安的文艺工作者对创作有自己的思考和品格,作品中有历史、有现实,更有对未来的展望和永远的家国情怀,“创作内容、形式在持续创新,但创作风骨是代代传承的。”
礼乐声声,文华胜处长安在。如今的西安,带着长安印记,携无尽风华,不断惊艳世人。(记者 沈虹冰 姜辰蓉 陈晨 蔡馨逸)
记者手记丨一座城市对文化的礼敬
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在文旅市场全面回暖的2023年,西安以出圈姿态,占据了各类“最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的一席之地。
西安为什么这么火?人们又为什么要来西安?不必刻意回答,只需在西安街头来一场古都范儿的Citywalk,答案便会显现。
在唐风唐韵的大唐不夜城,从写满诗词的灯饰下穿过,与满街的唐装仕女擦肩而过,“李杜”正于灯火阑珊处邀游客吟诗作对;登临600余年历史的古城墙,脚下是铁马金戈的岁月沧桑,远眺是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俯瞰是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一城之内、转眼之间,古老与现代、厚重与时尚相得益彰、毫不违和。
文艺之城、活力之城、网红之城……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文化是西安最无可争议的烙印。行走西安,我们处处可见这座城市对文化的礼敬,随时可感千年文脉的流淌。有游客说,文化与城市的共荣共生、互相成就,就是西安最大的魅力所在。
古老厚重,是西安的文化气质。但这份古老不是僵硬的、沉睡的,而是流动的、鲜活的。
西安的古迹遗址遍布全城,与早年间“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游览体验不同,如今西安持续推动对文物古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与古人对谈”,已是独特风景。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原貌呈现、局部复原与意象性标识展示的宫殿,让游客“走李白走过的路、闻白居易闻过的花香”,打开了对大唐盛景的想象空间;在陕西考古博物馆,文物修复技术和视听化手段让唐墓壁画里的人动了起来,将千年前的宴乐场景呈现在今人眼前;沿着顺城巷徜徉在明城墙脚下,墙体上的苔藓与古人所见并无二致,但一回眸,便会与经过城市更新的烟火街区不期而遇。西安留住了古韵与乡愁,更让游客流连忘返。
新潮时尚,是西安的文化颜值。但这份新潮不是轻飘的、浮夸的,而是有根的、明亮的。
在大唐芙蓉园紫云楼,身着唐装的男女乐师击鼓、吹笙、鸣锣,演奏着1300多年历史的西安鼓乐,“中国古代交响乐”余音绕梁,观众如痴如醉。这台名为《鼓》的演出既源自传统曲牌,又有题材创新,于舞乐诗画中讲述西安鼓乐传承发展的历史,是近年来西安旅游演艺界异军突起的新秀。
西安大唐芙蓉园内上演的舞台剧《鼓》。记者 刘潇 摄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当被问及西安鼓乐重获新生的奥秘,承接演出的东仓鼓乐第七代传承人赵筱民一语道破。
见微知著。如今,西安常态化的旅游演艺有近20场,话剧、舞剧、歌剧等各类精品剧目每周都在上演。从长演不衰的《长恨歌》探索古典诗词的实景表达,到最新出圈的《无界·长安》用非遗文化适配当代审美,再到现实主义话剧《延水谣》展现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的价值追求,不同的演出风格各异,但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深深扎根在土地和群众中受其滋养,是它们大获成功的共同特征。
自信包容,是西安的文化性格。但这份自信不是刻意的、做作的,而是镌刻在城市街头巷尾、流淌在市民血脉之中的。
下马陵、乐游原、曲江池,这些被唐诗反复吟诵的地名,仍是今天西安人的日常;航天大道站的“敦煌飞天”,大明宫站的“万国朝贺”,每一站都有独特的古风Logo,西安地铁是跨越时空的访古隧道;“汉服自由”与城市街景水乳交融,人人都是风景,决然不会得到异样的眼光。
这份自信,也体现在对新兴文化现象的包容上。每到夜间,西安城墙的大小门洞里,一场场“草根音乐会”在歌迷的欢呼声中唱响。对城墙音乐会、广场大合唱、阳台音乐会等街头音乐形式,西安没有“一停了之”,而是制定规则,在必要规范的基础上加以鼓励,使之成为当地的新名片。
西安还提出打造七大音乐文化街区,发布《推动原创音乐发展的八大措施》,连续举办“西安石榴原创音乐季”、给草根音乐人以舞台和礼遇。自由多元的创作土壤,让“音乐之城”正在成为西安的另一幅妆容。
长相思,在长安。这便是西安,一座始终对文化怀有深深敬意的城市。(沈虹冰 陈晨 蔡馨逸 姜辰蓉)
《经济参考报》版面图
责编: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