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月24日电 题:修复壁画 唤醒千年记忆
新华社记者张思洁、杨一苗
这是一次民族文化的交融:在这幅约1400年前的古墓壁画上,双层楼阁的建筑造型和一斗三升斗拱、直棂窗等设计体现着关中地区唐代早中期建筑的典型风格,而台基、宝瓶状脊刹等元素则颇具鲜卑特色。
这幅壁画名为《门楼图》,出土于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成员慕容智的墓葬。吐谷浑人的祖先为辽东鲜卑慕容氏,后其分支西迁成立国家,最终归顺唐朝。
据介绍,该墓葬甬道口上端的照墙、甬道、墓室皆装饰有精美壁画,设色清新典雅,人物造型生动自然。其中,位于照墙上的《门楼图》高1.65米、宽1.25米,以白灰为底,上用红、黑线条勾绘出双层楼阁式建筑,是墓葬中面积最大的一幅壁画。
然而,由于墓葬在发掘前已经大面积塌陷,精致的壁画图案大量破碎、脱落,颜料层像鳞片一样起翘,变得脆弱糟朽。霉菌、酥碱等各类病害叠加,亟待一场“全身手术”。
修复《门楼图》,对“文物医生”而言是一场“大考”。2021年,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下,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始了对慕容智墓葬壁画的揭取与保护修复工作。
“掩埋在泥土下的壁画破裂成了无数块,大的不过巴掌那么大,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小,轻轻一拿就可能碎成粉末。”该基地副主任杨文宗说,壁画本身脆弱,材料构成复杂,要先进行加固稳定,让壁画吃“补药”恢复“体力”,才能“搬家”和“手术”。
面对不会说话的“病人”,杨文宗及其团队对壁画进行了全方位“体检”。X光、扫描电镜、激光拉曼、超景深显微镜……综合运用各类仪器探查后,壁画各部分材料才依次明晰,病害成因与预防性保护也有了科学依据。
三年间,修复团队利用与《门楼图》壁画本体材料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进行科学性干预,基本完成了清理、拼对、填补、美学修复等一系列传统修复工艺。如今,壁画填补部分与本体颜色和谐,主次分明,门楼建筑的斗拱、屋脊、脊刹、门扉等细节清晰可见,壁画整体艺术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充分呈现。
从业40多年的杨文宗表示,随着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更新,文物修复师还要挖掘文物作为文化遗产背后的考古价值、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门楼图》壁画对于研究唐代早期门楼建筑风格、武威地区吐谷浑王族墓葬特征、吐谷浑与唐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唐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他说。
在杨文宗看来,《门楼图》的修复之路还尚未结束。在早期的壁画修复中,受技术条件限制,当时的修复材料在若干年后会老化、变质,这需要文物修复人员不断探索新材料与新方法。
同时,越来越多新技术也将运用在《门楼图》等壁画的后期保护修复中。“目前,《门楼图》部分壁画残块间的连接关系仍不明晰。对于尚未拼全的‘拼图’,我们将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利用图像识别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碎片扫描后模拟拼接复原。”杨文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