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导游刘国杨:用短视频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4 08/ 20 15:27:24
来源:新华网

青年导游刘国杨:用短视频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字体:

  新华社西安8月20日电(记者张京品、闫馨禾、孙正好)“上官婉儿的墓志揭露了哪些秘密?”“李商隐的《锦瑟》传达了何种情感?”短视频里的博主刘国杨旁征博引,将一个个历史文化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把古代诗词讲解得妙趣横生。

  凭借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趣味的作品,抖音账号“刘国杨的发现之旅”收获粉丝超170万。在自我介绍栏中,全国特级导游刘国杨这样描述自己:“一个‘90后’导游,讲诗词,讲文物,讲文化遗产。”

  2011年,在西安度过了大学时光的刘国杨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先在西藏当了三年导游,之后又回到陕西。2020年,因线下业务受到影响,刘国杨开始尝试和探索拍摄线上讲解的短视频。

工作中的刘国杨。新华社发

  在郑国渠首遗址介绍郑国渠的开凿历史,在滕王阁前逐句讲解《滕王阁序》,在白园里用诗作串起白居易的生平经历……截至目前,“刘国杨的发现之旅”已发布450余条短视频。

  其中,“唐诗之旅”系列有2亿播放量。提到诗词,刘国杨流露出满满的热爱:“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豁达心境、高洁风骨跨越时空,能让现代人找到情感共鸣、获得人生启迪、增进文化认同。”

  谈及打动观众的秘诀,刘国杨坦言一是实景,二是真情。“‘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站在黄鹤楼前的那一刻,心中的感受和待在办公室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刘国杨说,“讲诗词背后的故事,我会把自己代入其中,想象当年诗人的心境和诗句背后蕴含的情感内涵,再通过接地气的语言和网友共情。”

  2022年,在看了刘国杨提及海外流失文物的视频后,一位身在美国的华人粉丝发来一封邮件,令刘国杨十分动容。邮件附件是华人粉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拍摄的昭陵六骏石刻中两个流失海外的石刻照片和视频资料。

粉丝发给刘国杨的邮件截图。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在邮件中,这位粉丝希望尽微薄之力让大家看到昭陵六骏团圆的画面,也希望刘国杨能把昭陵六骏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刘国杨说,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与粉丝之间的温暖互动,让他觉得这份工作十分有意义。

  2022年开始,刘国杨受邀在陕西科技大学开设通识课——“行走中的博物馆”。开课以来,这门一周一次的课程基本都是满员状态。“同学们对文博的热情打动了我,能把我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分享给他们,我很乐意。”刘国杨说。

  除了线上讲解,刘国杨依然坚持一线带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和小雁塔都能经常见到他的身影。刘国杨说,只有和游客离得足够近,才能发现问题、提升讲解水平。此外,他还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线下导游团队。“我们会加大导游培训力度,靠我们的专业性,赢得大家对导游职业的更多认同和尊重。”他说。

  “暑期研学热、博物馆热,很多孩子来听我们的讲解。每当想到我们的讲解可能会塑造一个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我和团队都很兴奋。导游不只是一份职业,还承担传播历史文化的责任。未来,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会努力将更多诗词、文物、文化遗产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刘国杨说。

【纠错】 【责任编辑:张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