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8月21日电(刘彤、兰丹)从优良的生态环境到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再到多样的特色产业,陕西省长武县搭乘“凉”资源东风,立足绿水青山、调整产业结构,把“凉”资源变成优质的“热”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
高温连续多日,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火炉”模式接受“炙烤”时,夏季平均气温21℃的长武却清爽宜人,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我在外地工作,每年暑假,都会带家人回来避暑,家乡的夏天真的很舒服,几乎用不上空调,而且现在好玩的地方也很多,每次回来都会多待几天。”一提起家乡夏天的清凉,来自彭公镇的王平不禁感慨。
今年年初,长武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白日里,长武各大景区人头攒动,中间夹杂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入夜后,公园广场里,锻炼休闲的人随处可见,都市的街区里流光溢彩,乡村被星光点亮……
“我们把农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依托全县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特色小吃等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长武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峰说。
据了解,目前,长武全县有青龙山景区、乞丐酱驴乡村旅游产业园、亭北村革命活动旧址等旅游景区。据统计,上半年长武全县接待游客49万人次,收入约7500万元,带动1500余名当地群众从事旅游接待、旅游娱乐、土特产品销售等工作。
一根西瓜藤,结出乡村振兴的“甜蜜果”,不仅美了乡村,更富了农民。去年年初,洪家镇投资1624万元建设起3000座设施大棚种植麒麟西瓜,带动180户630名群众增收,实现了企业壮大、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记者从长武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长武紧紧围绕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形成“长短结合、种养相融”的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如今,洪家镇麒麟西瓜、籽葫芦,彭公镇花椒、沙土红薯,丁家镇、昭仁街道设施蔬菜等一个个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为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