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焕新”后,课堂如何变?-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4 09/ 13 09:17:04
来源:群众新闻

教材“焕新”后,课堂如何变?

字体:

  9月6日,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使用新修订的语文教材。 铁五小学供图

  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新教材首先在起始年级使用,3年内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

  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课堂教学将如何调整?记者采访了部分校长、教师、教研人员,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每个学科都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实践,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今年投入使用的3科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素材选择、编排方式等,均以此为依据进行修订,进一步体现了育人为本、素养导向。”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向记者介绍。

  解慧明告诉记者,新修订的统编教材结构调整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语文每单元设置的《阅读综合实践》栏目;教材编排更鲜明统一,如历史设置的《学史方法》栏目。

  “要把新教材蓝图变为课堂施工图,课堂上聚焦核心素养,注重整合内容、优化过程、突出综合性;要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用大概念、大问题统领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建立合理知识结构,避免碎片化。”解慧明认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助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更多地通过体验式、探究式、实践式教学进行价值引领,同时注重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和落实。”

  采访中,教研人员认为,新教材的使用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知识结构,加深对本学科知识体系和教材知识体系的认识,增强知识的综合性,关注对思想教育相关内容的整体性认识。教师要提升教育教学的德育能力,在打好学科基础、挖掘德育内容、把学科思政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把课堂正面教导与课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全面评价与引导学生。

  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道路

  “可以说,新教材的使用既是对新课标科学性、适用性的检验,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9月3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高新学校“名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同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张同光认为新教材为学生更广泛学习与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本,更新自身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开展新教材使用的教研、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

  “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强调思辨性、开放性,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张同光告诉记者,新教材的使用,不仅是教材内容的更新迭代,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长远来看,更加科学的教材编排能够为学生铺设一条提升综合素质的道路。

  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目前,全省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授课教师已完成新教材的全员培训,教师对新课标、新课堂、新教材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

  “此次培训对我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有极大触动。新课标、新课堂、新教材将为课堂带来全新改变。”8月30日,西咸新区沣东上林学校初一语文教师包小为讲述培训感悟,“教师应该转变育人理念,从要求学生‘学会’走向引导学生‘会学’,从教会学生‘解题’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新教材坚持立德树人,选材更加丰富,编排更加科学,育人导向更加鲜明。“作为教师,我们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把握其中的变化之处,理解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包小为认为,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搭建以情境活动为载体、以问题思维为核心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9月2日,大荔县实验小学教师张晓梅谈体会时说,在新学期,她将采用大单元教学方式,通过教材教案整体设计,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学习;抓住学生成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活动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采访中,专家和老师纷纷表示,相信在新课标、新课堂、新教材的共同推动下,义务教育将以更高的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记者 郭妍)

【纠错】 【责任编辑:杨喜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