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昝凌书院的展览区,我了解到这样一段故事。
航空工业成立初期,国内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各种问题频出。在工业发展和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以昝凌为代表的一群人站了出来,带领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自力更生、奋力追赶。
从1953年到1958年期间,昝凌多次前往大连、沈阳、株洲等航空工业各大单位临危受命,协助航空工业各厂解决修理和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为飞机的高效修理、按时出厂以及仿制、制造做出贡献。
他始终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围绕一个不变的核心,那就是要让技术解决真正的问题。
技术研究不是一蹴而就
要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有技术,但技术需要钻研。
中国第一台电子闪光测速仪的研制过程,体现了昝凌对技术钻研的热情、激情和长情。
面对技术封锁和资源匮乏,他亲自上手,放弃周末及其他休息时间深入钻研电路原理,进行各项试验,用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的钻研精神成功点亮了“霓虹灯”。
作为航空工业的新人,我的技术和能力远远不足,这更需要我在未来的研究中践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展现自己的热情、激情和长情。
技术研究不是偏安一隅
真正的问题是多专业、多方面的,不是只干好某件事就能解决。
在人才专家较少的那个年代,昝凌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的学习和钻研,先后在仪表、无线电、电气、工程修理等多个专业和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和学习。
昝凌没有局限于某一个小专业,而是开动脑筋,广泛涉猎工程技术领域,致力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自动电门、高温记录仪校准、音周测定、磁电机充磁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通过他不断积累的智慧得到解决。
联系当前,我们的武器装备水平已逐步赶超世界一流水平,进入全面自主研发阶段,这就更需要我们发扬自立自强和自主创新精神,解决真正的技术发展问题,通过多体系的知识和学习走出我们自己的航空强国之路。
技术研究不是一成不变
总是守着旧思想、旧方法,永远解决不了新问题。
面对专家撤走、资料损毁的状况,昝凌敢于挑担、勇敢创新,与112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开展紧急研制。通过各种系列试验、摸索改进,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了米格系列飞机自动电门的仿制。
在后来的工作中,昝凌开办夜校,持续学习,不仅努力配合型号产品的新研、新制任务,还积极规划新的技术研究方向。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就提出要对半液浮速率陀螺、适应式控制系统、液压舵机、高度速度中心仪等多个方向开展预研,这为后续机载专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这种大国工匠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值得每一位航空人学习,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打破现有的技术限制,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在技术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如何让技术解决真正的问题?先辈们自力更生、矢志报国,让机载事业迎来了大发展。
英雄远行,精神不朽!
作为航空新青年,我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我们最终目标一定是要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让飞机飞得更快更远,让大炮打得又高又准。
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就是提高技术水平。我们要把巨大的压力转化成攻关的动力,坚守技术研究、力克技术封锁,奋战在技术研究、产品生产最前沿。
“矢志不渝拼创新”,这是我们骨子里的信念。我们要以“谋事在我,成事有我”的勇气攻坚克难,在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在航空事业新发展格局中积极进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上贡献航空力量!(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