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控所筹备建设的昝凌书院正式开馆。这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秦岭北麓圭峰脚下的航空文化地标一经落成,便受到了多方的关注。
这里不仅是为了缅怀自控所创始人、新中国飞行自动控制技术开拓者——昝凌的地方,更是鼓舞中国航空人集智报国的精神圣地。
用情怀去设计
2023年9月27日是项目建设团队第一次召开昝凌书院方案研讨会的日子,从这时起团队就明确,昝凌纪念馆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史料展陈,而是一个需要从历史研究、资料搜集、展陈规划、平面布局、互动体验、运营维护等方面多重考虑的复杂工程。
谋定而后动,展陈大纲作为一个展馆筹展工作的开端和实施指南,是筹展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所里的资深专家、《昝凌传》的作者黄青凭借对昝凌史料的深度研究和丰富的文化经验,在极短时间内牵头完成了展陈内容的梳理,并与团队成员经过多轮方案评审形成展陈大纲,为展馆能够又快又好建成奠定了基础。
方案评审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需要不断地思考、推敲和调整。那段时间,团队的工作量非常大,常常沟通方案到晚上十一二点,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团队越发觉得,书院建设这件事,没点情怀的人干不了,只有用心用情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书院才会像孩子一样“生长”,一天一天“活”出来。
在守正中创新
纪念馆的建设是一个挖掘历史、呈现历史的过程,更是一场传承文化、弘扬价值观的行动。对历史求真,是昝凌纪念馆建设的核心原则之一。而要想真实生动地将厚重的历史传达给大众,那就一定要在展现形式、手段、方法上有所创新。
档案员邢琳悦是一个“点子王”,这位刚毕业不久的小姑娘,思维活跃、极富热情。白天她在档案室里翻阅、整理档案资料,许多珍贵的绝版、孤版书籍经她之手在昝凌纪念馆里重见天日;晚上便上网大量查阅资料,吸收先进的展陈理念,学习借鉴优秀的展陈手段,提出了昝凌人物关系图谱、书院定制化便签、老风琴改造等创意展陈。这些小小的创意点,让这座展馆不再是冷冰冰的陈列室,而是一本被赋予灵魂和生命力的生动史书。
为了给后续布展工作赢得时间,项目建设团队一边组织方案论证,一边同步开展基建工作,国庆节刚结束,便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
11月,当城市里还秋意未尽,秦岭脚下的昝凌书院施工现场却早已进入了冬季,气温骤降给基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了赶在上冻之前完成暖气管封堵和地面混凝土浇筑,大家紧盯节点,夜以继日奋战一线,带领作业人员连续施工,高质高效完成了700余平方米的主体施工任务,为后续布展工作赢得了时间。
终于,116天后,昝凌书院落成。
让初心照鉴未来
为英雄留名,为时代画像,为后人明德。昝凌书院建设作为自控所立足长远的战略规划,从孕育到出生,备受关注。
昝凌书院落成后,昝凌的母校清华大学发来贺信:“清华大学职业发展中心将一如既往携手自控所,以昝凌书院建设为契机,全面深化人才交流,促进科技创新转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创造更多的辉煌。”
年逾九旬、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顾诵芬也发来贺信,表达了他对昝凌书院的深厚期许和鼓励:“希望你们利用好昝凌书院这个平台,肩负起航空工业人才培养重任,教育引导新一代航空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坚持探索、追求卓越,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昝凌书院为集团公司‘红色基因库’再添新元素、新内涵,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加速推进航空强国建设再增新动力、新势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李清堂表示。(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