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市实验小学坚持“五育融合”理念,以“品德引领、智慧育人、强身健体、文化熏陶、劳动创造”的办学目标为统领,改革创新接续奋斗,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的新样态。
德润童心培铸文化底蕴
“我小时候在这里读书时,就是学校‘红领巾护盲小组’的一员。如今,我家孩子是‘浩愉暖心小队’的成员,也是‘实验之星’。”三年级学生董知菡的母亲说,这份跨越两代人的传承,对家风培育和孩子成长很有意义。
拥有近86年建校史的西安市实验小学,红色血脉赓续、文化底蕴深厚,曾两次获评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在多年实践中,学校坚持“德智体立本 真善美做人”校训,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深化“尚德教育”的内涵发展。
“入学礼、百日礼、升学礼”等活动让学生有仪式感地开启学习历程;“人人有亮点 榜样在身边”活动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有学生家长说,在西安市实验小学,“德育为先,润泽童心”的理念,正润物无声地塑造着孩子们的品格。
生本课堂赋能智慧成长
西安市实验小学自生的“生本睿智”课堂文化,科学精准聚焦教学实效,激发教学理念的深刻变革。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课多师 接力教学”的大团队协作教研模式,既齐聚团队力量,又彰显个人特色,能让青年教师深度参与“备、研、磨、上”全过程,进而快速成长。
得益于此,刚入职3年的青年语文教师武姜琳获得了西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学能手称号,还参加了西安市新城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通过比赛,我充分感受到学校‘生本睿智’课堂的力量,能让我和学生一起成长。”她说。
“五三模式”增强学生健康体质
“我的课间我做主,游戏活动我喜欢!”
“课间做到四件事:备学具、洗手间、勤补水、出去玩。”
……
走进西安市实验小学,课间休息的孩子们金句频出。自2024-2025年学年秋季学期起,体育课天天见、课间延长为一刻钟,孩子们的体能上来了,游戏多起来了,体质也提上来了。
围绕优化学生一日学校生活的课题,学校实施落实“一周体育天天见”“精彩课间一刻钟”“律动阳光大课间”“户外运动与室内运动相结合”“体育赛事与传统项目相结合”及保障合理化的课程设置、保障多元化的师资配置、保障适生化的场地配置的“五个落实、三个保障”模式,以实现体质内容丰富化、师资队伍多元化、场地活动多样化、竞技比赛专业化、传统项目融合化。
“美育赓传”丰润生命底色
“你的属相是什么?快来这里找找!”看着自己制作的十二生肖泥塑“全家福”在校园艺术节展出,六年级学生赵依然满脸自豪。凤翔泥塑是学校美术校本课程之一,课程把线条、色彩、图案纹样与美术教材融合,独具艺术特色。
除此之外,学校还把更多的优秀传统艺术融合进不同年级的美术课程,如皮影、木版年画、剪纸、团扇、脸谱等等。多彩的艺术形式也走进了学生舞台剧、赛歌会、器乐展等舞台。2024年5月,学校尚德美乐交响管乐团远赴山东日照参加全国艺术展演,荣获“中华杯”中国第十七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最高奖项——“示范乐团”。
智慧劳动搭建幸福人生
“快来瞧!盆子、刷子、鞋子怎么都放在课桌上了?”
三年级的一节劳动课堂上,别开生面的劳动课《我的鞋子真干净》正在进行。学生们忙着洗刷刷,边洗边探讨怎么才能刷得更干净。
近年来,西安市实验小学打破学科、课堂、书本局限,构建起“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多个单元主题的“3+4+N”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四大功能区域劳动教室,让孩子们学会智慧劳动、热爱生活。
“让孩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西安市实验小学校长张蓉说,通过一系列“五育融合”举措,学校让孩子们站在了教育的中心。(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