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历史责任 激活城墙内在资源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巍巍城墙,千年屹立,守卫与见证着三秦大地的沧桑巨变。这是一段文物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的“全民保护城墙工程”到如今的“预防性保护”探索实践,从“修修补补”到形成一个“墙、林、路、河、巷”五位一体的城墙景区。在历代国家领导人的热烈关切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西安城墙恢复往日恢弘雄姿。围绕文物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等话题,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春接受新华网专访。
精彩观点
1

从“修修补补”到形成五位一体的城墙景区,城墙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从“修修补补”到形成五位一体的城墙景区,城墙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从“修修补补”到形成五位一体的城墙景区,城墙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我们通常看到的西安城墙是明清时期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目前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完整,也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之一。在毕沅任陕西巡抚之后,他认为西安府城墙经过了几百年要进行大修,遂在乾隆年间上书,对西安城墙进行彻底的修筑。这是西安城墙自建立起以后,第一次的彻底的大修。乾隆皇帝非常重视,给毕沅两个原则,一不惜重金,国力支持;二寻旧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修旧如旧,按照原来的规模,按照原来的规制,进行大修建。从清代到辛亥革命再到民国时期,又经历了几次战火,城墙已经是残垣断壁。建国之后,在进行国家生产恢复的时候,有过城墙的存废之争。1981年的改革开放时期,恢复经济生产也有存废之争,到底是拆掉城墙,发展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延续历史文明。中央领导人以高瞻远瞩的历史观,把城墙保留了下来。 1983年之后,西安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修复城墙。1983年到2004年解放门的最后的贯通,标志着西安城墙得以完整的展现在今天的世人面前。今天的城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景区,更是人们对文明对文化发展,对城市发展信心的标志。
1

对城墙本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建设、修缮,主要做了哪些保护项目?难点在哪儿?

对城墙本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建设、修缮,主要做了哪些保护项目?难点在哪儿?
对城墙本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建设、修缮,主要做了哪些保护项目?难点在哪儿?
80年代开始,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市人民修城墙。在这种状况下,和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相关的。因此当时的修建就不可能像今天对文化遗产严格的保护和技术指导下进行,就有一些特殊时期,比如说经过长时间的下雨,会有雨水的渗透,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地区,最怕的是水泡了之后黄土会失重下陷, 对上部的建筑而言,难免就会产生下沉,出现凹陷,再加上三四十年代以及建国初期老百姓在城墙上挖了一些洞,有的是居住,有的是在储存一些东西,在雨水的浸泡下可能就会出现坍塌。所以我们一直在跟踪着,对坍塌、裂缝的地区进行不断地修缮和维护,也配合科学技术的手段,在近二十年的监测勘察以及维修中,形成了西安城墙所独有的预防性的保护体系。实际上保护的难点也比较多,突出的一个难点是在不破坏城墙的基础上如何能够得知墙体里是否有空洞?墙体是否会有大的土体运动,怎么样能够判断它有潜在的危险?我们也探索了一些方法,比如穿过城墙在整个的西安地铁建设之前和施工当中,我们都有监测,在运行当中也有不断的震动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地铁运行部门不断地沟通,通过降低过城门地铁的运输,来减轻震动对它的影响;还有就是地下水的影响,在环城公园沿着护城河的一圈加了24个地下水位观测井。从目前地下水位观测的情况来看,护城河的防渗效果是非常好的。
3

在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如何找准保护和利用的平衡点?

在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如何找准保护和利用的平衡点?
在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如何找准保护和利用的平衡点?
人们往往在讲旅游和文物保护是一对矛盾体,其实它并不矛盾,遗产的保护是根本,旅游依托的是遗产,旅游是遗产传播的一种手段。一说到城墙马拉松,有几千人在城墙上同时跑步,有人就说这是西安城墙本体利用和传播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也有人会说这么多人在城墙上跑步,会对城墙产生大的震动影响。实际我们是借助于建筑研究院对城墙最大限度进行的动荷载测试,算出城墙的马拉松参与人数应该是在5000人以下,对城墙影响是非常小的。所以城墙马拉松活动把规模控制在5000人以下。并不是说它完全不能进行利用,完全不能进行旅游,完全不能搞活动,但一定要有科学的界定。那么还有人说每年城墙春节期间都要搞灯会,那么灯会实际上是中国传统节庆活动当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对城墙进行了最大静荷载的测定,对灯会灯组有了一个重量的约束。在约束范围之内,灯会也是安全的。所以在动荷载与静荷载范围内,做的文化活动,都是对城墙文化遗产的有效的传承。
1

今后针对古城墙保护与发展有何规划?

今后针对古城墙保护与发展有何规划?
今后针对古城墙保护与发展有何规划?
遗产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它不仅仅是跟随着城市的发展,更应该是跟随着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那么未来我们着眼于青少年,不仅仅是对本地的市民以及游客更让更多的年轻人来接受文化的熏陶。在研学方面,用一些科技的手段感受历史,展望明天这一方面,我们想做更多的让年轻人喜欢的活动,让充满朝气的以及我们充满朝气的服务,来让古老的城市和古老的城墙永远散发它年轻的魅力,让我们的青年人,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和城墙一起成长,一起慢慢的享受文化遗产对当代人所带来的精神滋养。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