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省两会召开,其中202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西安市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此次获批,意味着西安成为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
作为西安科技创新带的重要节点,秦创原的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丝路科学城成为唯一“双中心”核心承载区。
“科学+科创” “双中心”有何作用?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本特征,包括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设施水平先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高端人才和机构汇聚、科研环境自由开放、运行机制灵活有效。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定位是“科学中心”,强调通过汇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多种战略科技力量,吸引世界级科学家集体攻关,努力形成基础科学和原创能力的重大突破。
科技创新中心则侧重于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营造创新氛围与环境,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发挥企业、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最大效应,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目前,我国共有北京、上海、粤港澳和成渝、武汉五个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落子西安 引领西北
近年来,我国先后共批复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南京、杭州、成渝、济南、青岛、西安、沈阳、兰州等地均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科技创新中心。
据了解,2020年11月,陕西省正式提出“着力推动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次年3月,西安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西安”。
2022年11月24日,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披露,陕西省“科学高效配置创新资源,筹建、部署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统筹建设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创建方案已上报国家。”
此次方案获批,不仅能提升西安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填补西北地区的“空白”,更有利于在我国科技强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中形成新的科技和创新节点支撑。
以科学城承载“双中心”建设
目前,在已批复的各地当中,均以相应科学城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西安科技创新带的重要节点,秦创原的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拥有科研+产业多重叠加优势的丝路科学城当之无愧成为此次“双中心”的唯一核心承载区。
在规划中,丝路科学城紧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勇担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重任。围绕西安高新区“55611”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构建“双链融合”产业生态,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平台。
在建设中,丝路科学城聚焦承担高能级原始创新的核心使命,系统部署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创建高水平创新平台,现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省级创新平台25个。位于丝路科学城片区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阿秒光源正加快落地建设,前者将提升我国时间频率科学研究水平,后者拟建立关键技术验证与工程演示原型装置,预期产生的阿秒脉冲或可达到全新水准。
围绕大科学装置布局科学平台,丝路科学城紧密联系西安光学机密机械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等科研机构,汇聚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各类创新人才、科技成果,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供创新成果、科技人才和载体支撑。
未来,丝路科学城将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科研平台、着力“科技创新中心”实现成果转化,肩负丝路科技创新使命,打造硬科技产业聚集地,极大释放硬科技创新活力、增强硬科技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对国家科技战略的支撑力,扩大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